論藝140120舞蹈是什麼?

只恐舞衣寒易落 愁入西風南浦
論藝140120
舞蹈是什麼?
沙塵仔執筆

<楔子>
一個幾歲大的小童舉手頓足,儘管不成章法,我們會說他在「跳舞」;一隻小狗做類似的動作,卻很少有人會認為牠在跳舞。
舞蹈一般的定義是「人體有節奏的運動」。那步操算舞蹈嗎?不算?加音樂上去,儀仗隊表演、阿媽隨著樂曲 “有節奏地熨衫” ,如何?好像更離譜了吧!
公認的舞蹈,如祈雨舞、求偶舞,它們的出現有自身的目的。 但步操、熨衫不是也有目的嗎? 維基網把二者區分,說舞蹈的目的是「作心智交流的表演藝術」,不放在藝術的框架下好像算不上是舞蹈。

要思考“舞蹈是什麼?”不妨先從芭蕾舞出發,因為舞蹈作為藝術被昇華精煉得最悠久的非芭蕾莫屬。「芭蕾ballet」的希臘文是ballizo,意為to dance, to jump about;而dance的希臘文是xopoc,本身就有一組人的意思。

<芭蕾舞發展史>
芭蕾起源於16-17世紀的法國,在當時,舞蹈一直是業餘的文娛活動。專業水平的技藝許多是由民間開始的,皆因民間藝人把它看作謀生手段,*** 在訓練時比業餘玩家更有系統,更賣力。

最初的芭蕾是為歌劇而設立的,在表演臺上屈居次要的位置。 在宮廷舞劇裡,演員都由貴婦和騎士擔任,國王 路易十四經常參與演出達十八年之久。
1661年,23歲的國王下令在巴黎羅浮宮成立「皇家舞蹈研究所」,職業古典舞蹈的發祥地就這樣誕生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也在此時確立。
1670年,32歲的國王宣佈掛靴,群臣也不再(需要)參演,宮廷舞劇從此走出皇宮,搬上劇場舞台。當時的全職舞蹈員都是貴族子弟,受倫理觀念影響,台上只有男演員。1681年打破規限,首位平民出身的女演員現身臺上。

往後的一百年間,職業舞蹈和民間舞蹈漸行漸遠,達到素不識面的地步。可是要完全鏟除民間元素並不可能,因為舞蹈的「體現者」—-作曲家、編導和演員,不少來自民間,他們持續地把某些具有活力的民間元素注入其中。
像 “cabriole”這個雙腿在空中拍打的民間舞蹈動作,有著角色形象和怪誕喜劇的性質,當去除這兩種成份,並將之「浪漫主義化」(此為舞蹈用語,我理解為以高超的技巧令觀眾感到震撼的意思。)後,就成了古典舞蹈的慣常動作,這個昇華的過程稱為「古典化」。***
相反的,保留甚至誇張了民間舞蹈動作中的形象性和表達性,用以表現如農民、乞丐、水手或強盜等角色,此過程稱為「性格化」。***
這兩種職業古典舞蹈的動作手段,「古典化」為美學造型服務,體現出基礎外開性 turn out;「性格化」則為劇情需要而創造自由風格,互相矛盾的兩種審美觀得以共冶一爐。****
140120a

1789年,法國波爾多市上演的<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ée>是第一齣情節化的芭蕾舞劇
編導Jean Dauberval 跟隨該國著名芭蕾舞蹈家和編導家Jean George Noverre於1760年提出的「情節芭蕾原則」:「舞蹈屬於戲劇表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故此芭蕾必須向戲劇靠攏;應該分場、分幕,有其開始、中場和結束,而那些與情節無關的舞蹈段落都得取消。
他的觀點令芭蕾脫離歌劇的枷鎖,成為一門獨立的表演藝術。*** 往後的芭蕾舞因盡可能表達情節,而和啞劇搭上,易懂的表情手勢被象徵性的程式化手勢所取代。***

1832年Filippo Taglioni編導的<仙女La Sylphide> 在巴黎歌劇院上演,該劇把現實的人間和非現實的仙界,衝突的兩者並存於一部舞劇的結構形式,開創了「浪漫芭蕾」的風格。***
編導為女兒Marie Taglioni 的身型及能力設計仙女一角,柔軟輕飄的白紗裙配上腳尖上的舞蹈,令仙女的形象活靈活現, “腳尖功”也因此成為芭蕾舞蹈員的必修課。 “ 白紗裙”在當時可謂一大創新,它一改傳統貴婦打扮的拖地長裙—鯨骨裙,令舞蹈員能做出敏捷的腳部動作,白色的緊身胸衣、膝蓋以下小腿以上的裙擺性感而高貴,浪漫芭蕾也就被稱作 “白色芭蕾”。 同類型而劇本更出色的有1841年首演的<吉賽爾 Giselle >。
140120b

雖然芭蕾在此時期大放異彩,但亦有人開始思考舞蹈是否只應透過增加難度動作與裝飾效果來得到發展。
1870年,舞劇<歌碧麗亞Coppélia > 在巴黎歌劇院上演,這劇開創了以木偶為主角的先河,故事滑稽有趣,被認為是「喜劇型芭蕾」的代表作。 十八場滙演場場爆滿,巴黎歌劇院卻被迫關門,因為普法戰爭爆發了!浪漫芭蕾的黃金時期到此結束,芭蕾重鎮移師俄國。

俄國比法國更注重昇華了的舞蹈技巧,要求更嚴格的審美觀,而被稱為「古典芭蕾」。古典芭蕾名著有<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三部均由浪漫主義時期名家 柴可夫斯基編曲,但令柴氏音樂成為芭蕾經典的則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的諸位人物。

1888年5月,馬林斯基劇院的主任Ivan Vsevolozhsky 邀請48歲的柴氏為<睡美人>作曲,由彼季帕Marius Petipa 為其編舞。彼季帕一生留下了六十部左右的芭蕾舞劇,芭蕾史家們普遍讚譽他為「使彼得堡成為世界芭蕾聖地的俄國芭蕾奠基人」。1890年正式上演,沙皇在中場休息時接見了彼季帕,演出空前成功,<睡美人>一躍成為經典。
140120c

1892年,原班人馬食髓知味,柴可夫斯基、彼季帕,加上助手 伊凡諾夫 Lev Ivanov製作的<胡桃夾子>於馬林斯基劇院公演。該劇改編自童話,老少咸宜,是聖誕節的傳統劇目。

最享負盛名的當然是<天鵝湖>了,它成名之路卻如同柴氏身世一樣荊棘滿途。1893年,柴氏死於霍亂,看不到兩年後老拍檔彼季帕和伊凡諾夫把天鵝湖再次搬上舞台。女主角Pierina Legnani 扮演的黑天鵝 Odile 的32圈 “揮鞭轉 fouettés en tournant” 是本劇的高潮,此舞功更成了日後該劇的指定動作。公演後大多數報評反應正面,但票房還是沒有贏過<睡美人>,直到1940年由三藩市芭蕾舞團演出才令它成為經典。
140120d

古典芭蕾承襲浪漫芭蕾的白紗裙、魔幻的故事結構,配上交響樂及悅目的群舞和雙人舞,其中又可分為兩大流派:
「浪漫派或戲劇派」舞劇偏重劇情,代表作有<吉賽爾>。俄國芭蕾編導 扎哈羅夫 Rostislav Vladimirovich Zakharov(1907-1984)有很好的註釋:「動作本身沒有涵義 (因古典化/抽象化令舞姿成了如字母般的符號),色彩是演員加上去的」。****

「交響派」舞劇偏重舞蹈,如<天鵝湖>。多勃羅沃爾斯卡婭 Galina Nikolaevna Dobrovolskaya( 1934-),俄國戲劇評論家,芭蕾史學家,藝術評論博士,認為「動作的涵義包含在動作之中,伴隨動作的變化而變化」。通過動作和音樂以概括和抽象的形式來描繪人物,反對啞劇手勢,追求高度舞蹈化。

<名家論舞>
以下是藝術評論名家對舞蹈的看法:
Michel Fokine( 1880-1942),俄國著名芭蕾編導和改革家。他感慨舞劇過於著重情節表達,出現程式化的啞劇手勢,失去直觀的表現力;過於著重美學技巧,出現「過硬的功夫」、「鋼鐵般的腳尖」。他主張舞劇是造型的戲劇,把舞蹈和手勢融合成情節,稱舞蹈為「符號的發展和理想化」

Isadora Duncan( 1877-1927),美國舞蹈家,現代舞的創始人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位披頭赤足在舞台上表演的藝術家。她的舞蹈美學核心是「美即自然」。例如她觀察棕櫚樹葉在晨風中顫動,創造出一種胳膊和手指輕微抖動的舞蹈動作。她認為動作不是舞蹈的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通過人體表現人類靈魂中最崇高也是最內在的各種情感。****

Martha Graham( 1894-1991),美國舞蹈家和編舞家,現代舞的創始人之一。 她強調動作的收與放,收是腹部收縮的力量,放則是有力的延伸。 通過不協調、不連貫、不流暢的動作,表現人類內心的痛苦與掙扎。 她認為舞蹈是經驗的昇華,不必顧慮效果會否使人產生某程度上的不快。****

大名鼎鼎的 蘇冊朗格Susanne Katherina Langer(1895-1982),美國著名符號論美學家。她提出藝術品包含著張力、張力的消除、平衡、非平衡,和節奏活動的結構模式。它與生命活動同構,感受藝術品就如感受生命的律動,藝術品的本質就是一種表現情感的形式,正是人類情感的本質。

舞蹈的本質是 “虛幻的力”,舞蹈中的「姿勢 gesture」 被定義為「有表現力的動作」
姿勢含有雙重意義: “實際姿勢”是物理的力,是肌肉活動,例如一位舞者由圓周轉向圓心; “虛構姿態”是虛幻的力,是心理活動,例如十多位舞者同時由圓周轉向圓心,觀眾感受到的是一種無以名狀的作用力拉扯著舞者們,像地心吸力般,看不見但卻感覺到。
表現力也包含兩種涵意: “自我表現”表達情感,如雙掌向外置於面前表示害怕; “邏輯表現”承載符號,如手掌向外手臂伸直表示停止。一個姿勢的表現力可能兩者兼有。***
一齣舞劇有如一部文學作品,就是透過表演者或虛構人物的情感,以符號的形式,表達藝術家在世界中發現的實在。

回想本文首段討論的祈雨舞、求偶舞,用朗格的理論可解釋為何舞蹈存在於大多數的原始宗教儀式之中:原始人生活在一個由各種超凡的神靈鬼怪主宰的國度,好運氣或壞運氣像電流一樣隱藏在事物之內。他們意圖用舞蹈那虛幻的力來表達被神鬼怪力支配的主觀經驗和情感。***

以上資料出自
<<舞蹈美學>>
伍蠡甫 總編 朱立人 主編

如想了解文中所介紹的舞劇內容,可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balletbackstage.com/html/people/repertoires/t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