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90515反民主(一) 無知的選民

讀書札記190515

反民主(一) 無知的選民

掌門執筆

 

《反民主Against Democracy》(2016) Jason Brennan

 

2016年英國 脫歐公投前一個月, 市場調查機構發現英國公民 “系統性地” 錯誤理解與公投相關的事實。

脫歐派選民相信來自歐陸的移民佔英國總人口的20%; 留歐派則相信是10%,而實情是5%. 兩派選民都高估了英國政府支付他國的 兒童福利津貼(其父母在英國工作並納稅者.)的額度,高估幅度從40至100%不等; 也嚴重低估了來自 歐盟國家的外來投資金額.

值得注意的是,兩派選民對資訊的掌握都 向著同一偏誤方向傾斜,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這說明了整體公民 def.對大局勢存在著 一致性誤解或偏見,而不是隨機散亂的資訊缺失. 集體誤解事必有因 (例如人們不知道 漠南非洲諸國的狀況近二十年經已大幅改善, 故仍對 識字率,孩童死亡率和平均壽命等指標存有重大一致性偏見.), 這種現象稱為「系統性認知偏差」.****

 

既然選民如此無知, 把國家大事付托給他們,這還了得?

〈無知的選民〉

自從六十多年前學界開始積極研調 選民對a選舉相關資訊的掌握程度;和 b有關的 社會科學知識水平, 結果都令人大驚失色. 1964年古巴飛彈危機剛結束之時,竟有超過一半美國人誤以為蘇聯是北約成員! 到了今天,仍有20%美國人不能在地圖上正確指出中國的位置; 國民平均認定援助外國的金額佔財政開支的28%,實情只是1%!

 

半個世紀以來教育程度大幅提升(高中畢業率由三成幾升至八成幾.), 竟然絲毫不能動搖美國國民 “無知的根性”. 研調顯示,位於統計 平均數average,眾數mode和 中位數median的選民, 其a 和 b狀況都令人慘不忍睹. 而研調其實已高估了受測者的能力, 因為答對的人可能只是碰巧(選擇題一般是3揀1.) ,而答錯的則必是無知.

 

幸而選民無知並非單純由於水平低落, 部分原因是 經濟學家宣稱的「理性無知」.

Def. 一個理性的選民知道他投下的一票完全無法影響 選舉結果 (ie成為 決定性一票的機率實質上為零.), 因此花費成本去掌握相關資訊,進而投票,使得社會擬定明智的公共政策(或選出賢明的代議士), 從而提升自身利益的 「期望值expected value」為零.*****

 

根據經濟分析,這樣做是沒有效益的,因而是 不理性的. 較理性的做法是節省成本,採取 “走捷徑方式” 草率投票, 甚或是根本不去投票.**** 走捷徑的方式很多, 例如:憑直覺,這會選出容貌精明姣好的男性政客; 跟政黨指示,會選出擅長權鬥的惡棍; 跟掌門投票,問題是掌門本身也是個理性無知的人. 最新行情,竟然有人設計出apps, 只需輸入選民的某些 基本社經狀況和價值觀念, 就能得出符合其利益的選項!

Th. 選民的無知是 理性選擇的結果,是為「理性無知理論Rational ignorance theorem」.

 

如果選民的 “無知”真的是出於理性的話, 理論上只要調整其 “投票損益比”, 那還是有救的. 有學者便想出妙法:先用採樣手法,隨機抽出若干 “人辦”, 再誘之以利,臨之以刑, 逼使其惡補a和b,然後著令投票. 此計甚妙,可惜執行不易.

 

另外,理性無知論也有其樂觀的一面. 有人指出,既然 “投票以自利” 是不理性行為,那麽實踐投票人的動機便可能是出於正義感 (有些富豪投票支持激進的利民反富政策, 不用怕,他知道那一票不會當真損害自身的利益.); 或者舒發情懷; 又或是爭取友儕認同.***

 

整體選民究竟是 “理性無知”, 抑或是 “真.無知” 居多呢? 但無論如何,都不會影响前述 “系統性偏差” 的論斷,選民的sense仍然是靠不住的. 如此民主制度危矣! 出於捍衛民主的熱誠,有學者認真地提出數學模型, 証明那怕選民如何無知,也不會影響民主制度達成 明智的投票決定.****

〈集體奇蹟定理Miracle of aggregation theorem〉

假設98%的整體選民深於 “絕對無知” , 只要剩下的2%人頗有sense的話, 那麽選舉結果將會和 100%選民全都有sense全然相同. 理由是98%的票會隨機分投兩邊, 而2%的票則會投向正確的一方. 如此,正確的一方會以51:49勝出.

用行話說:Th.系統中的錯誤會對稱分佈於正確答案周圍,**** 當投票人總量夠多的時候,相對少量的正確投票(如2%)就足以抵定大局.

 

此說甚是精妙!但卻是錯誤的. 道理如下:如果絕大多數選民當真是 “絕對無知”的話,上述論證可以成立. 問題是:如果選民的愚昧 適足以形成錯誤的選擇傾向,ie錯誤是系統性的, 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無知選民的選票不會隨機分投兩邊,而是傾投於錯誤的一方. 於是妖言惑眾的 特朗普大有機會以98:2當選總統.

 

西方國家選民愈來愈把選票投給(邪惡的) 民粹主義政客, 原因正是該等政客迎合選民的系統性偏見, 以誤導性的 族群宗教(如穆斯林,墨西哥移民), 經濟貿易(就業,赤字), 國際政治(中國威脅論) 理據, 取得愈來愈強的支持度.***

 

第二種樂觀看待民主選情的是

〈孔多塞陪審團定理Condorcet’s jury theorem〉.

Th. 如果投票者相互獨立,而且都有動機去找出正確答案, 那麼當投票人數量不斷增加,系統找到正解的機率就會持續上升.***

又是行話:只要每位獨立思考選民作出正確選擇的機率略高於0.5, 當找來極大數量選民進行投票的時候,給出正解的機會就迫近於1.

 

問題是從來沒人能夠舉證 “選民作出正確選擇的機率略高於0.5”; 反之,研究顯示選民的系統性偏差足以令致 選對的機率低於一半. 再者,投票人很明顯地相互影響, 而系統性偏差正好證明該等影響多數是錯誤的. 最後,基於理性無知,他們並沒有動機去找出正確答案.***

 

真正有學術深度的是第三種辯護民主的

〈洪盧-Page定理Hong-Page theorem〉.

Th. 增加決策群體中的認知多樣性, 比增加個別成員的能力,更能做出正確決策.****

這定理需要很多 適當條件” 配合,包括 群體成員的 世界觀必須足夠複雜且彼此相異;但對解決問題的 框架知識卻相同; 成員們必須努力共事,願意借鑑別人的知識和觀點.*** 這真的很難達成.

 

這是典型的 “集思廣益” “3個臭皮匠勝過1個諸葛亮” 原理, 理由是不同的皮匠會考量不同的事理面向,而 專家只聚焦於當行的一途. 多路常識建全的人相互參照,考慮周全, 達成的結論通常較 單一學科專家更為優勝. (尤其是沈迷於操作模型的經濟學家.)

 

這論說用來解釋商品交易市場非常之有力.*** (賭博市場可能同樣生效.) 當社會中所有與該項商品有利益關係的各方都已參予,或至低限度已關注了市場, 則均衡價格反映整體資訊的能力,當然遠出任何行家估算之上.

 

問題是 孤注一擲的投票運作模式,與 持續競價的市場運作模式迥異. 而選民們既然系統偏差,也就欠缺了複雜度; 還有當然不會相互參照,考慮周全云云. 最有趣的是,有專家指出, 3個臭皮匠大有可能勝過1個諸葛亮, 但300個專家卻一定勝過3億個常人, 因為專家們滿足 “適當條件”的能力更高,水平也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