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61226真.張保仔傳奇14 南海澄波

說史161226
真.張保仔傳奇14 南海澄波
朝日執筆:十八世紀末「華南海盜」興衰史(十四)南海澄波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上回講到,正當張保仔及紅旗部眾深陷兩難,危急存亡之際,「Queen of Pirate」鄭一嫂展現女王霸氣,在沒有預先通報之下,竟親率紅旗主要頭目的妻小,直叩省城兩廣總督府(原址即今日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之所在地)大門。百齡敬其膽色氣度,親自接見商討招安條件。

憑著鄭一嫂突破僵局,終於促成 百齡與張保仔在澳門的會見。雙方在會面中均表現出極大誠意,在相互讓步下總算達成了協議!張保仔率麾下部眾投降,朝廷封官賜地,賓主言笑甚歡,樂也融融……且慢!那個連當年乾隆大帝困擾多時的「To kneel or not to kneel」的「question」,到底要怎麼解決呀?

嘉慶十五年(1810)四月二十,節氣小滿,但香山縣的 芙蓉沙(今中山市板芙鎮附近)江面,卻是「大滿」。雖然各史料的數據稍有不同,但就算按較為保守的記載,西江河道雖然也算寬闊,當時還是被二百七十艘大小船艦填得滿滿的。張保仔就是在這裏,親率水寇17,318人、婦孺5,000接受朝廷招安,並繳械火炮1,315門、兵器2,798件。

百齡當然親臨現場,在岸上接受張保仔和鄭一嫂獻刀投降,同時宣布朝廷天恩浩蕩,仁德為懷,今張保仔迷途知返,忠君報國,一片丹心,賜名 張寶,特賞田地銀帛若干,並授正六品「千總」頂戴,准留部曲舟師三十艘,於廣東水師效力。宣讀完朝廷的賞賜,百齡稍作一頓,又向場上眾人大聲宣告,張保仔(或張寶)與石氏(鄭一嫂),門當戶對、郎情女貌、兩情相悅、乜乜物物,二人今雖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江湖兒女,不拘小節,現由在場官紳士民、俠義豪傑做證,百齡以 鴻臚寺卿、兩廣總督的身份,充當主婚人,讓二人當即結為夫婦。

二人對百齡此舉,自是毫不意外,欣然謝總督大人賜婚厚恩。左右立即拿出準備多時「婚禮佈置套裝」,瞬間把「招安台」變成婚禮場地。百齡端坐於紅綢太師椅上,一對新人在人前向主婚的總督大人行三跪九磕大禮,恭敬奉茶,皆大歡喜!禮成,百齡依例奉朝廷名義,加封 張門石氏為「七品孺人」。百齡大功告成,張保仔喜得佳偶,兩無不滿。全場歡聲雷動,拍手叫好,一片喜氣洋洋。順便交代一下,張保仔的那個「好朋友」周飛熊,因招安有功,百齡如約保奏朝廷,授了他一個正八品香山縣丞,也很滿足了。

張寶既然接受了百齡的招安,按照官場的規矩,他就算是百齡的「門生」了。情況一如科舉考試中,高中的考生和當屆提拔他的考官一樣。張寶雖降,但南海尚有以萬計的海盜,桀驁不馴,妄觸天威。張寶也不負「恩師」的厚望,招安受命為「千總」不足三個月的時間,東征西討,對昔日一眾「盟友」可謂絕不手軟:先殲 黃旗二百餘人於閩東七星洋,復破 青旗船艦於茂名放雞洋。不過最厲害的,還是同年六月底,他與西海大盜 藍旗麥有金(綽號「烏石二」),在儋州(今海南島)與雷州之間的幾場大戰。是役張寶軍大獲全勝,麥有金就擒被斬。實力僅次於紅旗的藍旗,竟被如此一舉瓦解,南海震動,群盜皆慄,或散或降,逐漸在大清東南海疆銷聲匿跡。其中有不少被迫出走南洋一帶謀生,為今日菲律賓、婆羅洲及馬來亞等地,帶來了一波華人移民潮。至此,南海二十餘年的盜患,總算是肅清了。雖或有漏網之宵小鼠輩,亦不成氣候矣!

百齡見這個新進門生如此得力,也是大喜過望。當即上奏朝廷,請超升張寶為正五品「守備」。與此同時,朝廷接到百齡的報告,對其到任兩廣總督不足兩年,即令「海靖疆澄」,非常滿意。《清史稿.百齡傳》如是說:
「粵洋久不靖,巨寇張保挾眾數萬,勢甚張。百齡至……群魁奪氣,始有投誠意……諭以利害,遂勸保降……(百齡)遂單舸出虎門,從者十數人……旬日解散二萬餘人,繳砲船四百餘號。復令誘 烏石二至雷州,斬之。釋其餘黨,粵洋肅清。帝愈嘉異之。」

於是,嘉慶陛下詔封百齡為太子少保,賜雙眼花翎,予 輕車都尉(阿達哈哈番)世職。百齡得沐聖恩,當然不忘提攜得力「門生」張寶,再表奏 張寶先有「周處之志」,復有「平盜首功」,請加封為為正四品「都司」,駐順德營,朝廷准奏。
須知考中狀元,也不過是授個從六品翰林修撰。如果只是進士出身,兼且還要有型靚仔,往往也不過是授個翰林庶吉士,還得待三五年後「散館」,再看各人造化。張寶入仕不過短短一年,竟已官居四品,實在非常誇張!當然,除了屢立奇功外,這也與其「恩師」百齡,方今聖恩正隆,關係至大。
至於百齡本人又如何呢?按照朝廷的一般規矩,文官三年一考。也就是說,朝廷本來是給百齡「解決南海問題」的時間指標,就是三年。然而,百齡上任不足兩年已是超額完成任務。於是百齡按照「一般慣例」,在嘉慶十六年(1811)初,即向朝廷「乞病」,這是申請「提早評核」的「慣例手續」。皇上於是御准其「回京,授刑部尚書,改左都御史,兼都統。」

不過,在百齡大人凱旋回京之前,還有些東西要先處理好。話說張寶被任命為順德營都司。不過,由於順德之前曾受紅旗幫多番寇掠蹂躪,故一眾士紳父老,對張寶屯駐順德,怨聲載道,甚至到官府請願抗議。百齡的政敵當即以此參他一本。嘉慶皇帝於是向百齡下諭,據《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嘉慶十五年》載:
「密諭百齡知:近聞張保仔、東海壩(即黃旗 吳智清)二人,現在省城。因汝寵待過優,行為驕縱。百姓曾遭其焚劫,積怨方深。今見寇讐得志,莫可如何,未免心含悲憤。此亦人情之常,不可以王法懲治也!此二人係匪幫盜首,擁貲既厚、舊黨尚多,又自恃熟悉海洋情形。縱之,日益不馴;繩之,又虞激變。積久終不能相安,恐又生枝節矣。」

皇上明言,張寶及其黨羽之前是聲名狼藉的大盜,地方百姓與其怨懟甚深。看來皇上當真對百齡「過度縱容」張寶,相當不滿。言詞間對百齡更似有責難之意。上諭並言,張寶等人既不能縱,又不能繩,留下來又怕他們會生變節……言下之意,莫非皇上要曉諭百齡,把他的新進得力「門生」一下子「處理」掉?
有道是樹大招風,百齡和張寶鋒頭實在太盛,難免招人眼紅。噫!天意難測,究竟皇上打算指令百齡如何處理「積久終不能相安」的張寶呢?難道當真誠如某歌手所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嗎?百齡又會否受到牽連,影響仕途呢?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