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217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一)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

讀書札記150217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一)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

掌門執筆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2014) David Harvey

 

大衛哈維 慕名久矣,當今首屈一指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 據說他的《資本論》教程08年上網以來被下載超過二百萬次. 他的書出了名艱澀,幾番拿起《資本空間》….. 都手震跌下來. 終於等到了這本深入淺出的普及讀物.

請注意原書名包含 “資本主義的終結”, 中文書名似乎有意忽略掉, 作者之意,羅馬終將被自身的體重壓垮…..

 

作者將「資本主義」定義為:社會形成時的資本流通和累積過程.**** 這些過程形塑了人際關係的經濟、社會和意識形態基礎.

全書主題由一個精闢的隱喻帶出:

〈郵輪隱喻〉

一艘遠洋豪華郵輪(資本主義社會),高效運營,獲利豐厚. 郵輪表面上服務周到,氣氛融洽, 但船員其實都在高度壓力下工作,而且很多崗位薪金微薄. (層級結構管理系統的內部, 與及勞資雙方,經常關係緊張.) 旅客獲得匹配其付出的享有, 因而頭等艙和三等艙的設施和服務落差巨大(社會不平等), 其顧客群更是 “老死不相往來” (貧富懸殊,階級隔閡).

 

這艘船經常會因為管理不善或資源調配窒礙而出現問題, 但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業務調整獲得舒解(市場自動調節機制). 極少數情況下會因為災難而遭到重創(無法調適外部因素, 如戰爭), 但從未沉沒有如鐵達尼號.*** 然則這艘船是否會永久航行下去呢?

 

不然!這艘船有一個結構性弱點, 正正在其心臟地帶— 引擎室(資本流通機制). 是引擎令郵輪得以航行遠洋, (資本供應令企業得以運作.) 但這引擎終會因為內部耗損而疲勞失靈. (資本流通機制有其內在矛盾.) 如不及早置換新引擎(制度創新), 到危機爆發的時刻…..

 

換言之, 資本主義社會終將因為資本流通和資本積累過程中形成的內在矛盾而積聚張力, 爆發危機.**** 本書討論的就是十七項資本社會的內在矛盾, 從而有可能導致“資本主義的終結”.

 

〈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何如?〉

在於西方哲學, 矛盾有兩個典範:

a邏輯典範, 由 亞里士多德提出,意指兩個不可能同時為真的命題.

b辯証典範, 由 黑格爾歸結,意指一種事態內部包含的兩種方向相反的動力.***

佳例:現今的在職婦女生活上同時要處理職業和家庭兩方面的事務, 而兩者不單只爭奪資源,其工作性質又不相一致, 很麻煩…..

本書所論的矛盾單指辯証矛盾.

 

首先, 矛盾並非壞事,而是人類事理之常態. 為了保持平衡或者舒緩張力,人們有所創新.*** 有時創新必須打破舊局,形成 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 成為資本主義的動力特徵.

其次,矛盾不易從根本上解決, 人們通常的做法是將之轉移往張力較低的層面, 從而達致平衡. 但在新局中自然存在著新的矛盾.

同上例:聘請家務女傭, 或將老公轉化為主婦,可以處理上述矛盾, 但女傭和老公又可能會….. 總之很麻煩.

 

作者指出十七項矛盾當中有七項是根本性矛盾, 其中首項是 “萬惡之源”.

第1項矛盾〈交換價值vs使用價值〉

Def.「使用價值」意指一項物品在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效用.***

在於上古未有貨幣之世, 人們自行製造生活所需的物品,自行消費之. 由分工造成的產品交換,則用 “以物易物” 方式進行. 如此, 所有產品只需關注其使用價值即可.*** 產品絕大多數會在短時空內消費掉, 可貯藏的東西既然不多,資本也就無從累積.*** 社會貧富程度均勻,階級未曾分化,人心未曾敗壞….. 那是基督教和儒家的理想世界.

那時候, 資源來自免費的自然界,產品的 “成本” 等同於勞動力. 是否生產某項物品, 只需比較其使用價值和所費勞力即可決定.***

 

然而貨幣的出現推翻了一切,轉換了社會的基本結構.

Def.「交換價值」意指一項物品可以換取的貨幣額.***

貨幣一旦面世, 人們製造物品不再為了自行消費,而是拿到市場交易, “交換價值”於是壓倒了, 最終甚至是取代了 “使用價值”. 基於各項生產成本同樣可以換算為貨幣,因而有了

Def. 「利潤」 = 交換價值 – 成本

此一觀念. 追逐利潤成為生產活動的最高準則,***** 人心為之大變.

 

Def. 利潤的累積形成「資本」, 資本再投入生產, 用來進一步追求利潤, 如此循環無已時, 這就是「資本流通機制」.*****  這機制牽引市場, 形成最高境界武功“無形之手”, 郵輪引擎就是這樣運轉的.

追逐利潤成為資本主義根深柢固的性格, 是為「資本累積(增值) 原則」. 這原則使得生產大規模化, 強調理性和經濟效益,革新技術….. 打造出人類歷史上最高產值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郵輪就是這樣建成的.

 

那麼, 引擎的罩門在那裏呢?即是問,資本主義的原生弱點在那裏?

就在於 “交換價值取代了使用價值” 這點上面, 此為 “忘本”. (人而忘本,其敗可知也….. 算了吧, 經濟學是不講道德的.)

既然“交換價值壓倒一切”, 則產品是否適切使用面不是生產者的核心考量, 生產者眼中看到的只有 “利潤”. 如此, 產品的供應面日益與 “實際使用需求”脫節, 轉向滿足 “投機性需求”; 更有甚者, 供應面刻意 “創造” 了投機需求,**** 以追逐眼前急利.

 

還有更惡劣的, 就是連需求面也轉向 “交換價值” 考量, 這點在房屋項目上看得最為清楚. 對國民來說,房屋本來是用來居住生活的, 如今形勢禁格,已成為儲蓄形式和投資工具.*** 你沒有房子….. 就沒人嫁你!

如此社會走入邪道, 形成 “泡沫經濟”, 最終…..

作者舉 ‘2008年美國房貸危機’ , 認為是最佳典型, 該危機其實迄今並未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