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308古希臘哲學 1

SENSE隨筆150308
古希臘哲學 1
執筆人:Kan

〈甚麼是哲學〉
如果問什麼是數學,我們可以找到辭典的定義;或者説“數學就是關於數的學問”,這類説法雖然難免非議,卻很容易理解。我們可以同樣就任何一個具體的學科給出定義,卻不能這樣定義哲學。對哲學所下的任何一個定義都會引起爭議,因為它僅僅是一種學問態度的體現。***

當今之世,大多數知識都已進行了妥善的分類。例如蒸汽機的運轉方式屬於力學和熱力學知識,人體結構及其功能是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研究,星球運行屬於天文學範疇。所有此類有明確定義的知識都屬於某種具體的學科。
但是,這些學科同時全都被未知的領域包圍著。如果越過邊界,進入未知的領域,人們就從科學轉向了思考,這種思考活動是一種探索,而這種探索的態度就是“哲學”。可以說科學的各個領域無不發端於哲學探索。一旦某種科學有了較牢固的基礎,就會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而探索則繼續前進,不斷尋找新的研究內容。

人們常常會在心中產生很多問題,但又無法從己知科學領域中找到答案。對於未知的事物一般人有兩種態度:一是相信書本所寫、神話或神靈啟示;二是自己親自走出去看一看,而後者正是以哲學和科學的方法探索這些問題。例如: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世界的存在是否有目的?自然界是否真的被規律支配著?還是因為人們願意看到萬物有一定的秩序,而認為本應如此?

〈蘇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臘哲學〉
大家現在所熟悉的西方哲學和科學都源自希臘人。在世界所有古文明中,希臘文明是後起之秀,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比希臘早幾千年,並為後來的希臘人提供了某些知識基礎,但兩者都沒有發展出哲學和科學。原因或者是缺乏天賦,或者是社會條件所限,但最主要的是,宗教在智力的探險旅程中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其發端始於2500年前米利都的哲學和科學傳統。古希臘哲學的主導概念是“邏各斯”(古希臘哲學術語),含有“言辭”和“量度”的意思,由此可見哲學討論與科學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自然界規律性的變化,如晝夜更替和四季輪換等,在很早以前就被人發現了,這些現象只有被賦予人情味的解釋,才能為當時的人們所理解。所謂天就是神靈,是自然的精神力量,這些都是人根據自己的想象創造出來的説法。
要想生存,意味著人必須按自己的意願去適應或征服自然。在使用現在稱為「科學」的方法去達到這個目標之前,人們靠的是「巫術」。從基本觀念來看,兩者是相通的。
巫術試圖通過嚴格地執行儀式來獲取某種特定的結果,它基於 「因果關係原則」,認為只要發生同樣的前提條件,就會出現同樣的結果。可以説,巫術是原始的科學。***
而「宗教」則恰恰相反,它企圖得到不符合規則的結果,只有在出現奇跡時才起作用,其中含有對因果關系的摒棄。**** 巫術和宗教兩種思維存著很多差異,儘管人們經常把它們混雜在一起。

各時期的希臘哲學都受到了「二元論」很大的影響,它們一直以不同的形式成為哲學家們爭論的主題。在希臘人的哲學思想中,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真”與“假”的區別,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善與惡”、“和諧與衝突”二元論。當時熱烈討論的還有“精神與物質”、 “自由與宿命”、“混亂與秩序”、“無限與有限”二元論,甚至還有「宇宙論」的問題。

早期哲學家們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方式有重大意義:一個學派可能採納二元論中的某個觀點;接著另一個學派可能對此提出批評或抨擊,並採納相反的觀點;最後第三個學派也許會更進一步,找到某種妥協的觀點,以取代前面兩種觀點。
黑格爾正是通過觀察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之間對立學説的這種拉鋸戰,才建立了他自己的「辯證法」體系。****

在小亞細亞伊奧尼亞海岸的貿易中心米利都產生了第一個哲學學派。被希臘人列為“七賢”之一的泰勒斯宣稱「萬物是水」,哲學和科學由此誕生。
泰勒斯曾預言過一次日食,據天文學家推斷,那次日食發生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85年,這也正符合他在世的時間。雖然當時不大可能瞭解日食原理,但他一定熟悉巴比倫人對日食現象所做的記錄,因而知道何時會再次發生。幸運的是,日食現象能夠在米利都看到,這不僅為編撰年表提供了便利,也使泰勒斯出了名。泰勒斯還據此提出了“幾何原理具有普遍應用範圍”的觀點,後世哲學家認為這是希臘人的首創。

泰勒斯最重要的觀點“萬物皆由水構成”不是匆忙一瞥得出的印象,也不是沒有觀察的純粹臆想。海水在太陽下蒸發,霧氣從海面升騰起來形成雲,然後又形成雨降落到海裡。按照這種觀察,大地就是以濃縮水的形式存在的。

泰勒斯的學說揭示了一種物質能夠在各種不同的聚合狀態中保持不變。*** 現代把生成水的氫定為一種化學元素,其他任何元素都能與它聚合。這種「萬物歸一」的觀點是一種非常可貴的科學假説。

米利都的第二位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大約出生於公元前610年。和泰勒斯一樣,他既是一位發明家,又是一位注重實踐的人。另外,他還是第一個地圖繪製者和黑海沿岸某個米利都殖民地的首領。

阿那克西曼德批評了前輩泰勒斯的宇宙論。他認為構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不可能以事物本身的某種形式出現,而應該是一種與所有這些形式都不同的東西,即是説它是一種更基本的東西。*** 因為物質的各種形式始終在相互衝突著,如冷與熱,濕與乾,它們總是不斷地此消彼長,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如果其中一種形式就是基本物質的話,那它可能早就戰勝別的形式了。
亞里士多德把起始物質稱為“物質因數”,阿那克西曼德則稱之為“無際”,也就是可以全方位擴展的無限物質,世界生於此,也將終於此。

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地球是一個自由漂浮著的圓柱體,而人類就生活在其中的一個切面上。他還設想人類世界被無數別的世界包圍著,每個世界的內部功能都被漩渦運動左右著,該運動將地球上面的東西向地心吸引。

關於人類的起源,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一個非常現代的觀點。他注意到年幼的人需要父母細心照料,從而得出結論:如果最初的人也像今天這個樣子,人類不可能延續到今天。因此以前的人一定和現在的人不同,即是説人一定是從一種能夠很快做到自我供給的動物進化而來的。
這種論證法就是「歸謬法」,即通過一個給定的假設推斷出一些明顯的錯誤,因而該假設只能被推翻。

他還進一步認為,人是由海洋中的魚類演變而來的,並以化石遺跡和鯊魚喂養幼鯊的觀察來證明這一點。

以上資料出自《西方的智慧》羅素Russ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