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0219壬辰倭亂

讀書札記160219

壬辰倭亂

掌門執筆

 

《壬辰倭亂:豐臣秀吉的朝鮮侵畧戰爭》(2012) 崔官

作者韓國高麗大學出身,日本東京大學博士; 現任高麗大學日文系教授, 東亞文化交涉學會會長,及 韓日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

這書的原初本以日文寫成,2009年由 講談社出版; 2012年作為高麗大學日本研究所資助項目,改寫成韓文版;次年即譯出中文版, 在東亞歷史學界可謂炙手可熱.

 

韓史所稱〈壬辰倭亂1592-98

指的是1592(歲值 壬辰)日本當政者 豐臣秀吉派遣大軍渡海西征朝鮮 李氏王朝; 而中國明朝為了支援屬國,亦派遣大軍東進朝鮮. 中韓聯軍與日本軍在韓國境內慘烈交鋒一年半,打成平手. 雙方停戰議和,日方撤出大部分軍隊. 然而1597(丁酉)年戰火重燃, 日軍回師,韓史稱「丁酉再亂」. 直至1598年豐臣去逝, 日本總撤軍,戰爭才全面平息.

 

整個「壬辰倭亂」可視為 壬辰與丁酉 兩個子戰役的總和; 日本方面稱為「文祿之役」「慶長之役」; 中國史統稱「萬曆東征」. 「壬辰之役」打了91場, 「丁酉之役」18場, 總數共109場戰役. 戰火遍及國境全部,人民死傷嚴重,家園盡數毀壞. 另一方面,日軍從容撤退,盡情掠走資源, 包括人口(尤其是技術人員和智識分子.)、書籍和印刷設備. 此役朝鮮可謂創深痛巨,歷代不忘.

 

這場侵略戰爭可以說是純粹出於豐臣秀吉窮兵黷武的個人意志, 他的征服目標一早就直指中國明朝,非常狂妄無知. 但從另一方面看, 隱藏的戰略出發點其實是針對日本內部而非外部.*** 時豐臣平定全國未久, 欲轉移國內桀敖不馴的軍閥兵鋒於海外 (避免軍人 “就業不足” 引致動亂.), 征韓乃是以戰養戰,成則據留; 不成則掠奪撤走,這是他的如意算盤.

 

對明朝來說,由於日方毫不諱言其目標指向中國, 況且朝鮮內政腐敗,疏於戰備, 日軍輕易登陸,三個月即席捲全國, 於是「抗日援朝」事在必行. 由於明軍的介入和朝鮮民間義勇軍的奮鬥, 聯軍猛烈反攻,收復大量失地. 其後日軍站穩陣腳, 明軍遇挫而避戰,情勢陷於膠着. 此役戰場覆蓋面廣闊,兼且往來拉鋸, 朝鮮農業生產全面崩潰. 到了丁酉再亂之時,明朝不單只用了800萬兩白銀軍費, 還另加輸送糧食數十萬石.

 

同理,日軍也要從本國大量補給糧食, 因而戰爭後期成為了補給消耗戰. 當雙方都察覺沒有把握取勝的時候, 兩軍前線主將甚至擅自議和,不惜共謀瞞騙兩國朝廷.*** 所以這場戰爭在中段就已注定草草收場, 終局的時候各方一無所獲,版圖和外交關係也沒有任何改變.

 

但是壬辰倭亂卻導致了參戰各方始料不及的

〈東亞政治地殼變動〉.

首先是發起方 豐臣集團的迅速覆滅. 豐臣兒子年幼,其母 淀君 空有野心而統率力不逮; 嫡系部隊則因征韓而大受折損. (全役日方共30萬人渡海,死者10萬.) 最大的受益人是戰前剛被削藩移封 江戶的 德川家康, 因未參與入韓而養成羽翼. 1600年「關原會戰」,德川平定天下.

 

其次是大明的急遽衰落與滅亡. 援朝耗費國力,國庫為之空虛, 幽薊精兵大幅減員. (全役中方共20萬人東征,死者數萬.) 女真人努爾哈赤本為明朝的 建州衛都指揮使, 也因未曾入韓而坐大. 努氏深知東北虛實, 1616年以 “七大恨告天”叛明, 建立後金國. 1644年順治入關, 明亡.

 

較為奇怪的是 李氏朝鮮反而並未亡國. 壬辰倭亂使得朝鮮人口減少過半, 八成農地荒蕪,糧產同比下降. (在於密集型農耕國家, 全國性戰亂有時會產生極端恐怖的人口清洗效果. 西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全國人口從50M降至4M, 幅度達到九成,是最令人驚駭的例子. 歐洲史上 「三十年戰爭」亦令到相當於今日德國範圍的人口減少過半.) 腐朽的李氏朝鮮居然可以捱到1910年才亡於日本人之手, 得享五百餘年國祚,實屬異數.

 

朝鮮的階級剝削極其嚴厲,「兩班」貴族人口相對農民而言比例甚高, 農民赤貧,一向叛亂頻仍. 壬辰之後,民變繼起, 但朝廷仍鎮壓得住農民,並且維繫得住士大夫的向心力. 成功之道全靠意識形態統治, 「理性學」(ie朱子學) 盛行, 以“忠孝治國”則人民馴服,士大夫雖貪腐而無異心. 這樣的國家,就如宋明中國, 只會亡於強鄰外族之手.***

 

〈比較文化史〉

乍讀此書,感覺上很奇怪, 它的首章敘述戰亂史實 (理所當然地痛斥日本佬兇殘.),並無過人之處; 但後面共十二章卻全部是「比較文學」, 個別分析朝鮮和日本兩國關於「壬辰倭亂」的廣義文學作品 (包括 文獻、傳記、散文札記、小說、劇本等等.),如何塑造兩國人民對 “他者” 的認知,**** sense委實相當精到. (雖則行文頗為沉悶.) 首章與餘下全書風格不一,脈絡分離. 仔細想來,首章內容應是出韓文版時所添加,或者起碼是大幅改寫,以順應 “國情”.

 

朝鮮方面, 朝廷、士大夫和民間方向一致, 一句話說到底:「痛恨日本人」. 朝廷鼓勵忠孝(或曰愚忠.), 官方發行的意識形態宣傳刊物《續三綱行實圖》 (註:記載忠臣、孝子和烈女的圖冊, 用來教育不識字的農民. 所謂「三綱」: “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為婦綱”是也.) 大量收錄壬辰倭亂中殉難的士庶事跡.*** (發生過一起爭議性事件:某妓女以美色誘殺倭將,同時身亡, 她算是一名“烈女”嗎? )

 

抗倭名將 李舜臣(註:首爾廣場的武將銅像.) 之所以家傳戶曉,成為 岳飛型民族英雄, 就是文學作品捧紅的. 朝鮮士大夫和人民累世痛恨日本人,源頭就是壬辰倭亂, 其制約工具就是文學作品.*** (Sam哥等老餅還記得我們童年時看的 “財叔” 漫畫嗎?)

抗倭小說愈寫愈離奇, 由初期的強調壯烈犧牲,逐漸變為英勇殺敵, 到後來是倭寇喪瞻敗走,甚至反攻日本國境也有言者. (皇帝一貫無能,士大夫熱中黨爭,不思改革朝政; 人民則滿足於阿Q精神. 朝鮮不亡,是無天理.)

 

日本方面,德川幕府與征韓劃清界線, 絕口不提此事,且迅速和朝鮮恢復邦交; 但武士和民間則廣泛流傳征韓事跡. 主要透過 傳記、小說、劇本和人偶戲. 這些記述以「武功紀」的形式出現, 強調日本武士的英勇善戰,豪氣干雲,同袍情誼….. 而朝鮮朝廷和軍隊則被描述為卑鄙懦怯,腐敗不堪.(原則上屬實.)

 

德川幕府厲行鎖國, 日本人民對征韓真相茫無所知,滿足於小說戲劇. 而那些文學作品全都滿溢著民族優越感, 訴說高尚的日本人如何理應統治(甚或蹂躪) 低劣的韓國人,合起來也是一句話:「輕賤朝鮮人」.

那些小說劇本也愈寫愈離奇, 到後來竟是戰敗的邪惡韓國猛將為了復仇,習得蟾蜍妖術, 渡海潛入日本,顛覆國朝. 幸得正義的日本術士以神蛇術大破之, 妖人授首….. (注意日本以蛇為正,以蛙為邪; 而韓國則反之.)

 

如此這般,兩國人民遂結成通天之仇. 這本書的寫作原意是「祛魅」, 弄清楚互相敵視的因由,才有機會從仇恨中解脫出來, 所以先出了日文版. 可惜的是韓文版第一章為德不卒,令人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