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60330海頓和他的交響樂1

音樂160330

海頓和他的交響樂(一)

蕭律師執筆

 

年青一輩的發燒友十居其九都不會專誠購買一張 約瑟‧海頓的交響樂,覺得他的作品不夠「激」、太嚴肅、好悶。這位 莫扎特的朋友和導師、貝多芬的老師、被尊稱為「交響樂之父」的人真沒面子, 但這只反映年青一代發燒友的淺薄無知、欠缺品味而已。

 

音樂史將西方音樂劃分為好幾個時期, 而現在我們一般音樂愛好者能夠由唱片聽到的則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巴羅克時期(1600-1750)、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浪漫主義時期(1820-1900)、二十世紀早期(1900-1945)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音樂。

 

海頓的全名是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但現今一般都略去弗朗茨。海頓屬於《古典主義時期》的作曲家,他與莫扎特、舒伯特及 貝多芬一起後世合稱為「維也納樂派」。 約瑟夫‧海頓是奧地利籍人士,有一位弟弟叫 米高‧海頓,也是作曲家。在這篇文章中,我所稱的海頓是約瑟夫‧海頓。

 

海頓童年時離開父母,前往一位親戚處學習音樂,因得不到適當的照顧,幾乎餓死街頭。稍長就為艱苦的生活奮鬥,曾當過音樂教師,街頭賣唱者及作曲家的貼身僕人。約二十歲時,他在音樂界已薄有名氣,樂譜得到發表。他在維也納的工作也為他帶來一些入息。 一位伯爵夫人看到了海頓的作品,聘用他為聲樂和鍵琴教師。直到二十四歲時他才得到一份穩定的職位,成為一位伯爵的全職雇員。

 

但這位伯爵的財務狀況不好,後來將他辭退。他頗幸運,很快獲得富有的 埃斯特哈齊Esterhazy家族聘為副音樂總監,後升為總監。 埃斯特哈齊是奥地利望族,富可敵國。海頓須隨這家族的領導人(先是Prince Anton,歷任的有Nikolaus I和Solomon)遷移到不同的王宮,最後遷到匈牙利有名氣派堂皇的Esterhazy宮殿(據說可比美法國的 凡爾賽宮)。他的職責雖然繁重,包括作曲,管理一個樂團、陪主子演奏室樂、撰寫歌劇、訓練合唱團和作演出安排等等,但這也給他一個極端良好的藝術磨練。

 

海頓約作五十二歲時在維也納認識到時年二十八歲的 莫扎持,成為忘年之交。莫扎特對他大為傾倒,經常和他一起演奏弦樂四重奏。莫扎特後來寫了六首弦樂四重奏,統稱「海頓四重奏」以稱頌他。

 

海頓在1790第一次前往倫敦途中,經波恩時遇到年青的 貝多芬。海頓由倫敦回到維也納時,貝多芬前往維也納追隨他學習對位法。此種師徒關係維持到海頓第二次前赴倫敦(1794-5)為止。

 

海頓第一次倫敦之旅是受德國小提琴家兼歌劇經理人 沙羅門所聘,前往指揮一個當時算規模大的樂團。這個聘用是明智的,因為當時海頓已很受英國人歡迎,倫敦的音樂廳經常上演他的作品,而他的樂譜在倫敦隨處可見。海頓和莫扎特及一眾朋友道別,與沙羅門渡過英倫海峽,那是海頓一生中第一次見到海洋。

 

他第一次在倫敦(1791-2)逗留期間曾前赴牛津大學接受博士學位,並在那裡演出,曲目包括了後來稱為《牛津》的第92號交響樂。

 

海頓在1794-5年間作了第二次英國之旅。 這時海頓已成為非常受歡迎的作曲家。他這次專訪演出了第99號交響樂、100《軍隊》、102、103《滚鼓》及104《倫敦》交響樂。最後一場音樂會稱為《海頓博士之夜》。

 

兩次倫敦之旅是海頓音樂生涯的高峰,是他最歡樂的歲月,一個新的世界在他的面前展開。他的音樂會塲塲滿座,從而為他帶來可觀的財富。

 

回到維也納,他住進近郊購買的一所豪宅,在那裡繼續創作。他在那裡寫了兩套神曲Oratorio,《創世記The Creation》和《季節Seasons》、《小號協奏曲》及最後六首弦樂四重奏,包括有名的《Fifths》、《Emperor》和《Sunrise》,演出時都非常受歡迎。

《Emperor》先被譜寫為奧地利國歌,在1938年納粹德國兼併奧地利後變成現今的德國國歌。(順便一提,現今美國多所大學和學院,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匹兹堡大學、依利諾州立大學等,都選用海頓的音樂譜成校歌。)海頓在1802年為埃斯特哈齊家族寫了六首彌撒曲Masses,最後一首是《和諧彌撒曲Harmoniemesse》。

 

到了1803年,海頓的健康開始走下坡,時感虛弱、暈眩、精神無法集中,基本上無法再創作。但他仍被 埃斯特哈齊家族尊奉為音樂總監,但那只是名義上,實際工作已由其他人負責了。

 

他最後一次公開出現是在1808年為他而作慈善演出的《創世記》音樂會。虛弱的他坐在輪椅上,在喇叭聲和鼓聲下,受到貝多芬、指揮Salieri(是意大利名作曲家)、音樂家和一眾貴族的歡迎緩緩進場。但他確是太虛弱了,在中場休息時就要離開。

(待續)

 

附註:原文初刊於《發燒音響》2016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