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80901全球史是甚麽

讀書札記180901

全球史是甚麽

掌門執筆

 

《全球史是甚麽What is Global History 》(2016) Sebastian Conrad

作者是位 德國歷史學家,涉獵全球史,殖民史,帝國史,思想史和 史學史. 本書由 普林斯頓出版,是本 史學史,著重對當代各史學流派的理論批判.

 

全球史崛興於上世紀末,三十年間成為當今史學界的顯學,更是 方法論上的主流.

全球史原初是學界對以 “民族國家” 作為歷史視角和敍事本位的 反動與顛覆;**** 特別在解釋 “現代化” 和“全球化” 進程方面,著意批判,甚或 破除「歐洲中心論」.***

(def. 「歐洲中心論」是一種將現代史進程解釋為純粹源於歐洲的內部條件和因素, 然後透過大航海和環球殖民,擴展至全世界 的歷史觀.*** )

 

落實到具體寫作層面,全球史卻是百家爭鳴,人言人殊.(eg 殖民史,工業革命史,全球市場史…..) 於是就有了大哉問:

〈甚麽是全球史?〉

Def. 「全球史Global History」可簡明定義為:把歷史放置在 全球脈絡之中進行解讀和研究.***** (注意,書寫的不必然是全球性事件,卻一定要以全球視野書寫之.)

 

根據這種觀點,全球史是一種寫作歷史的手法,從屬於方法論, 與作品主題的關係反較次要. 一般而言,全球史可粗略區分為 三個類型

A「世界史World History」是跨國的,國際的, 大區域的,或跨域的歷史研究, 著眼於廣闊空間 (指超出國界的,或無視國界的.) 中發生的人類互動行為, 而不僅從民族國家的 角度或本位審視問題.*** 其典型是「海洋史」,這保證泯滅了國界.

該種寫法傾向描述 共時性結構, 注重各個局部 (如國家或經濟體)之間的依賴關係或功能運作.****

 

在全球史運動的最早階段, 「世界史」等同於「全球史」, 而對立於「國別史」.*** 世界史的開山之作咸認為是 麥克尼爾《西方的興起》; 而方法論經典則是 華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

 

B 「關連史」並不著眼於整塊空間或領域, 而單著眼於 滙集之處所發生的事情,有關 交換和結聯的狀況,強調「互聯性interconnectednee」.****

這種寫法假設任何社會,國家或文明都無法孤立地存在, 其主題則每多關於 人口流動,觀念和技術傳播,與及長程貿易的開展. eg. 彭慕蘭《貿易打造的世界》.

關連史聚焦於人類的 遠距離活動,而不拘泥於 活動的範圍***(舉例 網絡史), 其尺度可大可小,可散可聚, 並不必然要覆蓋全球. 現今多數全球史作品可歸屬於這個類型.

 

C「脈絡史」是高檔手法, 把同一時間節點上面,世界上不同地區所發生的相同性質的活動, 放置在共通的時代背境脈絡中進行審視和比較.***** 如此既可看到時代的共通性和推動力; 又可突顯出不同社會和國度的 特殊性和反應力.*** (這可要很大學問才做得到.)

這種寫法先天上是 比較分析,但超出傳統比較法之處, 是要暴露或反襯出 整個大時代政治經濟的強制力度,所謂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舉例,在 “大殖民”的壓力下,不同文化所作出的回應選擇,由 “全盤西化”到 “回歸原教旨主義” 均有之.

 

〈全球史的菜色〉

上述C類作品以Erez Manela《威爾遜時刻The Wilsonian Moment》極具代表性,

該書敘述和比較1919年「巴黎和會」前夕, 威爾遜總統提出「民族自決原則」的時刻, 中國,埃及,印度和朝鮮四個地方的民族主義者的種種作為.

起初他們感動雀躍(大擦威氏的鞋.),向和會派團(有些不得其門而入.), 奔走籲求獨立建國,或者爭討國權. 不料列強無良,和會為德不卒,(威氏無能為力,鬱鬱以終.) 四地志士憤慨之餘,紛紛轉向(暴力) 抗爭路綫…..

該書指出(本質上偽善的) 威氏原則 只施行於中東歐而不及亞非, 列強沆瀣一氣有其國際格局邏輯,關鍵在於英法兩國的利益分配和戰略平衡, 如此,殖民地訴諸武力抗爭乃是無可避免之事.***

 

桌上極品佳餚又何只一道.

柯瑞佳Rebecca Karl《世界大舞臺Staging the World》研究晚清士大夫對「中國」這個概念的深刻轉換, 從“中原與夷蠻之辨”的「天朝世界觀」, 演變為諸國地位平等的 「民族國家範式」.***

世紀之交的中國智識界熱切關注與本土無關痛癢的數起國際事件:美國吞併夏威夷和占領菲律賓; 波蘭遭到瓜分; 英國逐步統治埃及和印度. 強烈的全球政經威脅逼迫士大夫們面對現實, 地緣政治因素壓制和蓋過了傳統文化因素,重新陶鑄了他們的世界觀, 在這個意義上面,中國人重新 “發現” 了世界.

 

「全球微觀史」則是全球史的極致, 欲從 “一滴水中見海洋”.

那怕一件歷史事故只發生在某個狹小的地區, 如從該事故可以觀照到 “全球” 動態的力量和構造,就可以寫成一部微觀全球史.

該派的代表作是Donald Wright《世界與非洲的彈丸之地The World and a Very Small Place in Africa》, 描述 岡比亞Niumi地區自15世紀起融入世界經濟的過程.

 

這派還有一本更通俗易懂的佳作,蔣竹山教授頗為推許, Sarah Rose《植物獵人的茶盗之旅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該書記載了1845年倫敦「皇家園藝學會」 派遣了一位園丁Robert Fortune (ie福鈞), 經 加爾各答「東印度公司」安排, 從上海潛越地界,到 福建武夷山 偷盜茶種和製茶法門.

出身寒微但滿溢科學精神的 福鈞歷盡艱辛險阻,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並修成學會金牌“植物學家” 的正果,這在當時稱得上是傳奇. 作者透過他的旅行,反映出全球殖民和貿易的狀況,東印度公司的經營壓力,英國政府的關稅收入(直接關乎皇家海軍的預算.) 等等時代動勢; 與及這宗商業間諜行為的成果,如何大有利益於大英帝國.

本書以典型手法把一段個人冒險歷程,放置在全球時代脈絡之內進行解讀, 並且寫得極其淺白有趣,博得了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