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50311宋代冇乜監躉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說史150311
宋代冇乜「監躉」?
朝日執筆:歷史小品系列 (一)

鑒於以往太多長篇大論,非常 “趕客”,朝日決定嘗試小篇幅作品,大約二三千字,寫一些趣味性歷史小知識。 唐宋社會史是本人感興趣的範疇,本篇由宋代的小事開始。

「監獄」作為禁閉囚犯的地方,歷史非常悠久。外國的我不知道,但中國大概最遲在夏朝就有「監獄」了。 《史記.夏本紀》:「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湯而囚之夏台,已而釋之。」《風俗通義》謂:「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圄」。「囹[……]

Read more

SENSE隨筆150307香港選舉概述3

SENSE隨筆150307
香港選舉概述3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十二)香港選舉遞嬗概述(下)

我們從上一篇開始介紹香港選舉的發展簡史。當然了,這裏所說的「選舉」,主要集中討論的都是各級「議會」的選舉,而且基本上指的都是「公眾選舉」或「民主選舉」,而不包括諸如「選舉委會員」一類的選舉方式。因為這類型的議席產生的辦法,雖然名義上也稱為「選舉」,但其實質似乎更像是利益集團的內部協商,只是以「選舉」的方式為其賦予「合法性」而矣。

這其實也有點像議會內,圍繞不同議案進行的「辯論」過程。[……]

Read more

SENSE隨筆150301香港選舉概述2

SENSE隨筆150301
香港選舉概述2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十一)香港選舉遞嬗概述(上)

1985年香港立法局舉行首次間接選舉,除11名官守議員(包括港督、三司等官員)外,另外24個議席一半由功能組別選舉產生,另一半則由「選舉團」(成員包括所有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及區議會議員)選出。民主派乘勢打出「八八直選」的口號,即要求政府於1988年立法局選舉落實直選。為回應 “民情”,港府終於決定在1991年,首次將「直接選舉」議席引入香港最高層級的議會──立法局。***

1991年[……]

Read more

SENSE隨筆150225香港選舉概述1

SENSE隨筆150225
香港選舉概述1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十一)香港選舉遞嬗概述(上)

在過去數月,我們湊合著算是介紹了關於選舉的種種,包括常見的選舉方式及其背後的邏輯和策略,還有它們各自所帶來的政治效應;除此以外,還有各種競選活動和選舉財務的的規則和運作方式。在之前的各章中,介紹的都是以「選舉」這個課題為中心的一些相對「普世性」情況。雖然也有提及香港的一些事件,但都僅是作為例子出現,而沒有較為詳細地講述關於「香港選舉」的具體情況。

其實「香港選舉」在國際選舉研究學門中[……]

Read more

SENSE隨筆150220選舉財務2之2

SENSE隨筆150220
選舉財務2之2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十)選舉財務Electoral Finance

除了限制「選舉支出」外,另一個方向就是限制政黨或候選人收取「政治捐款」。 具體做法可從「收」和「捐」兩方面著手。 一般採用「收支規管」模式的國家,都會立例設定政黨或候選人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接受捐款總數的上限。 至於「捐」的一方面,則通常是限制某一個人或團體向任何一個政黨或候選人的捐款上限。 除此以外,往往也會規定政黨或候選人不能接受哪些人或機構的捐款。通常「禁收名單」會包[……]

Read more

SENSE隨筆150212選舉財務2之1

SENSE隨筆150212

選舉財務2之1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十)選舉財務Electoral Finance

 

上回講了「選戰」的模式和各種常見策略,還介紹了「民調」的「用法」。本篇則會討論另一個與選舉關係極大的課題──「錢」!「錢」實在是太重要了,而且,還越來越重要。搞政治要花錢,而搞政治中最花錢的,就是各級選舉的種種「競選活動」了。

下面的論述以「選舉財務」為主,但也無可避免會擴及「政治財務」。須知從政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取得最高政權,而在「民主[……]

Read more

SENSE隨筆150205選戰策略與政治市場學3之3

SENSE隨筆150205

選戰策略與政治市場學3之3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九)選戰策略 與 政治市場學

 

下面將會較為詳細地論述「民意調查」這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簡介「民調」之前,我們不妨先簡單總結一下各種會影響「競選活動」形態的因素。

 

首先是整個政體的權力形態。

一般而言,「總統制」國家的競選活動都傾向以候選人為中心。因為這些國家通常呈現「兩黨制」型態,而兩黨的基本盤支持者基本上固定,總統大選的勝負往往就取決於中間游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