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40730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七)雙聯隧道之戰 下

說史140730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七) 雙聯隧道之戰 下
蕭律師執筆

凌晨四點半左右,號聲四起,中國人開始進攻了。 在最初幾小時,中國軍隊充分利用濃霧逼近聯合國軍隊陣地,等到聯合國軍隊發現時,他們已近在咫尺。 大霧散去,天空仍烏雲密布,無法實施空中支援。

美國人無法理解為何中國人選擇凌晨進攻,後來總結這場戰役時,費里曼認為中國人沒想到會有這麽多美軍突然出現在這區域,且又馬上切斷了通往砥平里的路。 很多跡象顯示,中國軍隊沒有做好進攻準備。 大批美軍闖進使他們在最後一刻決定發動進攻[……]

Read more

說史140724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六)雙聯隧道之戰 上

說史140724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六) 雙聯隧道之戰 上
蕭律師執筆

偵察隊脫險兩天後,阿爾蒙德命令第二十三團即時回到原駐地。 他希望立刻在這裡對中共軍隊發動攻勢,徹底消滅和活捉中國人。

對中國人的輕視導致 長春湖戰役的慘敗,然而這次慘敗並未讓 阿爾蒙德放慢腳步;相反,他對敵人更加輕蔑。 李奇微讓阿爾蒙德繼續擔任軍長,可能是他最大的敗筆。 第二師的人一點也不歡迎阿爾蒙德,因為他以苛刻暴躁聞名,他的殺手鐧就是恫嚇自己的下屬。

在阿爾蒙德下令重返雙聯隧道後,第二十三團馬上在距[……]

Read more

說史140714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五)偵察隊驚魂記 下

說史140714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五)偵察隊驚魂記 下
蕭律師執筆

偵察隊從北坡向山上撒退,這裡積雪很厚,道路很滑,而中國人從南坡向上爬。部分隊員脫離了大隊,聽不到退向山的命令,奔向附近的幾間茅屋,最後被中國人俘虜。 另一些脫隊的美國士兵則冒著敵人機關槍火力爬上山頂。 中國士兵在相鄰的山上構築陣地,向他們猛烈開火。 最後大約有四十人成功抵達山頂,隨身只帶了一支火箭筒、一挺輕機槍和八支白朗寧自動步槍。 白朗寧自動步槍是步兵最親密的夥伴,可以單發、也可以連發。每支槍需要兩人共同操作,一人[……]

Read more

說史140709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四)偵察隊驚魂記 上

說史140709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四)偵察隊驚魂記 上
蕭律師執筆

砥平里發生了兩場戰役。 第一場發生在 “雙聯隧道”,雙方都是大規模作戰,但中國的兵力明顯壓倒聯合國軍隊。 然後, “原州之戰”又引發了更激烈的戰鬥。
這些戰役的焦點都圍繞在「爭奪橫貫中央走廊、通往南部的運輸大動脈」。

軍事史學家 漢堡曾對兩場戰役做了詳盡介紹。 按他的說法,雙聯隧道「在砥平里西南方三哩左右。 鐵路在那裡突然由南轉向東進入隧道,橫貫山體拐向西南。 隧道所在的山體由兩條南北走向的山脊構成,比谷底高[……]

Read more

說史140703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三)從原州到砥平里

說史140703
最寒冷的冬天(三十三)從原州到砥平里
蕭律師執筆

 

到二月初,中美兩軍一直在這個被稱為「朝鮮半島中央走廊」的地方進行著拉鋸戰。 這樣的對峙正是 李奇微Matt Ridgway最想看到的,卻讓 彭德懷越發不安。彭德懷更喜歡把中央走廊的山區作為主要戰場, 一旦中國得勝,聯合國軍隊就沒法阻止他們。 他希望自己的部隊仍舊在夜間步行,出沒於山腳下的峽谷之中,這樣就可以控制 原州/砥平里一線,對敵人發動第四次進攻。

李奇微感覺到中國人即將攻擊他們,地點很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