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CATEGORY


讀書札記151005西方憑什麼(一) 論戰、量度與 莫赫蘭線

讀書札記151005
西方憑什麼(一) 論戰、量度與 莫赫蘭線
掌門執筆

《西方憑什麼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2010) Ian Morris
這本書志氣甚大, 宣稱透過檢校五萬年人類歷史的縱深, 企圖解答 “現代「西方」為何在社會文化上整體地壓倒「東方」?” . 這問題也可以壓縮為 “何以「工業革命」發生於西方而非東方?”.
本書希望在這議題上面, 成為繼Diamond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 彭慕蘭Pomeranz《大分流》之後的里程碑式著作.[……]

Read more

讀書札記151002 市場的構造

讀書札記151002
市場的構造
譚復生執筆

《市場的構造: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 Neil Fligstein

一年前,在下初讀經濟學就很想知道,「市場」作為一種經濟制度,是因為甚麼社會因素而得以成立,並維持下去的呢? 而經濟制度本身,會不會有更寬廣的視野去理解呢? 一年後,選修了「經濟社會學」,在學校圖書館上下求索,終於借得這本書來看。 第一章就讓我驚喜地發現,這一科正正是為了解答我的疑問而設立的。

〈經濟社會學〉
就是用 “社會關係”的角度,去理解[……]

Read more

讀書札記150916世界結構(四) 帝國、自由城市 與 現代國家

讀書札記150916

世界史的結構(四) 帝國、自由城市 與 現代國家

掌門執筆

 

人之初,與野獸無異; 群居採獵,製作石器,繪畫洞穴而後有文化. 冰河消退,農業勃興,形成族社會,遂有政治制度. 根據柄谷的見解,由於社會內部矛盾之推移, 主流行 “交換模式A互酬” 的氏族社會逐漸為行 “模式B再分配” 的國家社會所取代.***

 

國家以征服戰爭互相兼併, 最終形成跨域性

〈世界帝國〉.

按照 韋伯類型學定義, 「國家」需[……]

Read more

讀書札記150914文明的度量

讀書札記150914

文明的度量

譚復生執筆

 

《文明的度量: 社會發展如何決定國家命運The Measure of Civilization》(2013) Ian Morris

 

在暑假完結的前夕,在下走進學校圖書館,看見一本標題宏厚的書,為之驚豔,便借來一看。 一讀之下,果真氣勢磅礴,深深為其縱橫萬五年的魄力所奪,更為其海量的資料鋪陳心驚手震。 這本書的名字,就是《文明的度量》;這本書的主旨,就是為了解答一個問題:「緣何西方能夠主宰[……]

Read more

讀書札記150910世界結構(三) 摩西的神

讀書札記150910

世界史的結構(三) 摩西的神

掌門執筆

 

前文討論了「巫術」是游居民社會的信仰, 靈與人的關係既自由亦平等,是模式D的映射; 「原始宗教」是農業氏族社會的信仰, 氏族神與人有雙向義務,關係並不自由但約略平等,是模式A的映射.

本文介紹書中 “普世宗教起源” 章節的有趣內容, 其立論為「普世宗教」是跨域帝國的信仰, 絕對神對人類並無任何義務,生殺主宰,由神不由人; 對人類而言, 與神的關係絕無自由平等可言,是模式B的映射.****[……]

Read more

讀書札記150904世界結構(二) 第四種交換模式

讀書札記150904

世界史的結構(二) 第四種交換模式

掌門執筆

 

柄谷認為模式A(互酬制)未能解釋農業民部落社會之前, 遊居民 “採蒐–狩獵社會”的經濟結構.*** 所以前文所述人類學教條 “三種交換模式” 之上,其實暗含著

〈第四種交換模式〉模式D.

遊居民以 “游群band” 為生活及生產單位, 一個游群通常包括25至50人, 由若干一夫一妻制家庭組成,*** 規模不會超過活動半徑範圍內生態所能負荷的食物供給程度. 游群組織鬆散,單元家庭[……]

Read more

讀書札記150827世界史的結構(一) 互酬、再分配 與 市場

讀書札記150827

世界史的結構(一) 互酬、再分配 與 市場

掌門執筆

 

《世界史的結構》(2010)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柄谷行人,日本當前最炙手可熱的左翼思想家, 一生投身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運動,以批判和挑戰資本主義制度為職志. 本書可說是 柄谷畢生苦思的爆發, 欲窮究人類社會的本源與流變,以濟當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困局, 其用意宏大深遠,提出的是一種解釋整體歷史的「大理論」

 

柄谷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