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選130404 石達開復曾國藩書

揚鞭慷慨蒞中原  不為仇讎不為恩

詩選130404

石達開復曾國藩書

黑白子供稿

 

太平天國諸王,當數翼王石達開最富傳奇色彩——少年英雄、文韜武略、俠義好施。

 

石達開生於1831年,十九歲毀家舉事,領四千多人隨洪秀全起義金田。二十歲晉封「翼王五千歲」。1856年北王韋昌輝襲殺東王楊秀清及其部下二萬餘眾,史稱「天京事變」。自此,太平天國河決魚爛,國勢日頹。內訌未及一年,石達開深感天王洪秀全雄猜難測,遂率部眾千人離京。

 

清末民初小說家黃世仲的《洪秀全演義》第三十回,正是說到翼王離開天京後,湘軍統帥曾國藩立即修書勸降,因而引出了以下這篇〈石達開復曾國藩書〉。儘管近代學者多認為此信及五詩均屬杜撰,惟梁啟超在《飲冰室文集》中則認為,第三首詩(揚鞭慷慨蒞中原)確為石達開手筆。

 

外號「石敢當」的石達開,最終未能挽狂瀾於既倒,1863年於成都慘遭凌遲。據時人記載:「至死均默默無聲,真奇男子也。」

 

姑勿論〈石達開復曾國藩書〉之真偽,此函通篇淋漓暢快,亦大有可讀之處。

 

 

 

滌生大帥足下

僕與足下,各從事於疆場,已成敵國。

忽於戎馬倉皇之際,得大君子賜以教言。 得毋慕羊祜之風,不以僕為不肖,故以陸抗相待耶?**** 今謹以區區之意,用陳左右。

 

夫僕一庸材耳,漢族英雄,雲龍風虎,如僕者烏足以當大君子之過頌。

然足下以一時之勝負,即為天意,則謬矣。**** 漢高履險被危,方成大業。劉備艱難奔走,始定偏安。苟其初即諉以為天意,誰與造後來之事業。

 

又試問兩年之間,洪王收復天下之半, 揮軍北下,淮揚底定。 此則天意又何在乎?  歷來開國元勳,皆捨命效力,西南二王之死,亦常矣。

且足下之意,有為僕所不解者。豈草茅下士,遂不足以圖大事哉。

秦楚雖雄,而天命所歸,乃在泗上屠狗之輩。 蒙古豈弱,而大業所就,即在皇覺寺之僧徒。此足下所知也。

 

足下固曾讀聖賢書者,春秋夷夏之辨,當亦熟聞之矣。 自昔王猛輔秦,猶未至彰明寇晉;許衡滅宋,死後猶不欲請諡立碑。蓋內疚神明,不無慚德。

而足下喜勳名,樂戰事,猶或可為。 以虜廷七葉相傳,頌為正統,此則僕所深為詫異者。誠以不料足下竟有此言也。

 

辱承錦注,欲以名器相假,然則足下固愛我,而猶未知我也。***

曩者兵抵三湘,直趨鄂岳,足下高樓廣榭,巍然無恙。凡鳥過門,未感留刺。今幸賜教言,且慚且感。

僕不知如反其道以施之,設僕等所事不成,若足下他日辱過敝廬,會能再動今日之愛情否耶?***

 

既蒙錯愛,謹以函謝。今當西征,席不暇暖,無從把晤,謹付俚詞五首,以塵清聽。足下觀之,當笑曰:「孺子其自負哉」。***

 

致曾國藩五首

(一)曾摘芹香入冸宮,更探桂蕊試秋風,少年落拓雲中鶴,塵跡飄零雪裏鴻,

聲價敢云超冀北,文章早已遍江東,儒林異代應知我,只合名山一卷終。

 

(二) 不管天人在廟堂,生慚名位掩文章,清時將相無傳例,末造乾坤有主張,

況復仕途皆幻境,幾多苦海少歡腸,如何著作千秋業,宇宙還留一瓣香。***

 

(三) 揚鞭慷慨蒞中原,不為仇讎不為恩,只覺蒼天殊瞶瞶,欲憑赤手拯元元,*****

十年攬轡悲羸馬,萬眾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已苦,東南到處有啼痕。

 

(四) 若箇將才同衞霍,幾人佐命等蕭曹,男兒欲畫麒麟閣,早夜當嫻虎豹韜,

滿眼河山增歷數,到頭功業屬英豪,每看一代風雲會,濟濟從龍畢竟高。

 

(五) 虞舜勳華多美頌,皇王家世盡鴻蒙,賈人居貨移神鼎,亭長還鄉唱大風,

起自匹夫方見異,遇非天子不為隆,醴泉芝草無根脈,劉裕當年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