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0720基督的勝利(五)狄奧多西 與 聖安布洛斯

說史130720

基督的勝利(五)狄奧多西 與 聖安布洛斯

蕭律師執筆

 

朱利亞努斯逝世後,基督徒與異教徒妥協,選出了能力不高,但造成傷害風險也不大的基督徒,曾任朱利亞努斯衛隊隊長的 約維安Jovian就任帝位。

約維安賣力地撤銷朱利亞努斯制定的政策, 所有先前遏止基督教勢力擴大的法令陸續遭到廢除,一切回復到朱利亞努斯登基前的模樣。 由於約維安的親基督教政策,異教勢力被打得一敗塗地, 但約維安就任帝位只有七個月就去世了。

 

瓦倫提尼安皇帝 Valentinian I(364-375)

新皇帝是有日耳曼血統的 瓦倫提尼安,「只要他是基督徒就沒有問題」。 他即位後立即任命其親弟 瓦倫士Valens(364-378)為共同皇帝(不是副帝),分治帝國。

瓦倫提尼安雖是基督教徒(傾向阿里烏斯派),但與教會保持適當的距離。他厭惡牽涉教理論爭,不願有任何瓜葛。 他重新頒佈「米蘭敕令」,再認同宗教與教派信仰自由。但他於375年逝世,瓦倫士皇帝直接統治帝國東方,西方由 格拉蒂安皇帝統治。瓦倫士也在378年在 哈德良堡與 哥德族 會戰中大敗,慘被燒死。

 

格拉蒂安皇帝Gratian(375-383)

西方的格拉蒂安皇帝,也因領地巴爾幹受北方以哥德族為中心的異族盤據,無法抽身,帝國東方由是陷入無政府狀態。

格拉蒂安遂遣密使召來遠在西班牙的失業軍官 狄奧多西 晉見。 狄奧多西的父親在北非曾任「騎兵長官」,戰績彪炳,但因中了當地行政長官的計謀,被誣通敵而遭格拉蒂安皇帝處死。狄奧多西因追隨父親出征而累積了軍事經驗。

格拉蒂安皇帝見到狄奧多西後,提出任命他為皇帝統治帝國東方,協助重建哈德良堡大敗後受到衝擊的帝國。 狄奧多西答應的條件是恢復含冤枉死父親的名譽,格拉蒂安也答應了。

 

狄奧多西皇帝Theodosius(379-395)*****

狄奧多西執行一項決斷性政策,將多瑙河南岸賜予哥德族定居,**** 條件是該地只能農耕。其時隨著敵視羅馬的波斯王逝世,帝國東、西方得以勉強維持小康之局。

政局稍有餘裕,兩位皇帝重推親基督教和反異教路線。 他們受到一名意志堅定的人物—–安布洛修斯 的強烈影響。

 

安布洛修斯Ambrosius,封聖後稱 聖安布洛斯St. Ambrose(330-397)****

現今英國有一隊很負盛名的合唱團Ambrosian Singers,就是取名自Ambrosius。

安布洛修斯封聖後,原名已無法得知。 他出身於羅馬世家,享有祖傳的元老院席位。父親累官至「首都長官」,相當於首都警察首長。身為世家的長子,當然地走上與父親同樣的仕途。

在他43歲這年,命運的轉機落到他的頭上。這一年他兼任義大利西北部里格里與艾米亞兩個「州」的長官職位,米蘭歸他管轄。 而在米蘭,阿里烏斯派與三位一體派因 “米蘭主教” 繼任人選爆發武力衝突。 安布洛修斯職責上應當介入調停。

正當他準備公事公辨時,三位一體派的信徒看上了他。 該派信徒認為只有這位具有執行能力的人當上主教,才能保障他們的權益。最重要的是,他們害怕敵對派也來搶人,遂迅速召開信徒大會,三下五落二,以拍手通過方式推選這位「州長」當上主教。***

 

政務官變成主教

安布洛修斯大感驚訝,一開始推辭這項任命。 他表示自己並非基督徒,而且教會禁止俗人任主教。 三位一體派生怕阿里烏斯派搶到主教職位,表示這點不成問題,立刻受洗即成。 但教會又規定,在擔任主教前必須歷經某些階段,他沒有足夠的時間慢慢升遷。 於是教會在他受洗後,以飛快的速度讓他由副祭司一路飈升,一星期後就戴上主教的帽子!

安布洛修斯一接任主教職位,馬上就改信基督教,他實在很難誠實地說出改宗的動機。 他更進一步, 公開表示要把當了二十年高官的收入及相當可觀的祖傳遺產全部捐給教會,一錢不留。

 

客觀條件

米蘭主教為何能對皇帝發揮強大的影響力? 當時該教區無論信徒人數或財力,都排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敘利亞的安提阿及首都君士坦丁堡教區之後。

埃及傳統上屬羅馬皇帝的私人領地, 由皇帝代理人執行統治,皇帝一向很少前往;而且三位一體派在亞歷山大勢力高漲, 傾向阿里烏斯派的君士坦提烏斯及瓦倫士等皇帝自然更不樂意前往。 至於敘利亞的安提阿,除非羅馬與波斯關係惡化,否則皇帝也不會駐足於此。

由於巴爾幹易受北方異族威脅,皇帝身為軍方最高司令官,以保障國民安全為首要職務,於是經常留駐米蘭,*** 無暇回到首都君士坦丁堡享福。

 

就算這樣,米蘭教區還沒有與皇帝發生密切關係的絕對性條件,而是安布洛修斯主教擁有時人鮮少擁有這種條件。 三位一體派絕對找對了人!

為了發揮影響力,安布洛修斯盯緊西方的 格拉蒂安及東方的 狄奧多西二帝。

格拉蒂安皇帝—- 這位年青皇帝為歸化異族的第三代,幼年之時已對基督教有好感,登基後偏向三位一體派。

狄奧多西皇帝—- 這人最初並非基督徒,但在登基後與異族作戰時過度賣力,病倒了。這位戰場上勇猛的司令官,在生死邊緣徘徊時,竟對死後要落地獄感到不安與恐懼,在主教巧妙的傳教勸導下,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 基督徒是「羔羊」,必須在「牧羊人」主教引領下行事。 狄奧多西當時還年青,只三十三歲,體力充沛,重病沒多久就痊癒,他認為受洗後得天神恩寵才能痊癒。

 

超級政治手腕

安布洛修斯確是一個厲害腳色。 儘管當時客觀情況對教徒有利,如果他呆在家中等待機會,絕不會對兩位皇帝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 如何尋找掌權者最需要的東西? 他發揮了同輩主教眼中無人能及的超級政治手腕!

當時即使是主教,多半出身寒微而學識有限。 像安布洛修斯這樣的主教,真有鶴立雞群之感。 他不僅容貌端莊,而且教養良好,頭腦清晰,措詞精妙,說服力強。

當時的皇帝,除了朱利亞努斯以外,都是沒有書記官幫忙,就連一份公文都寫不好的軍方人物。 他們亟需優秀的外交官,以便在向同事皇帝派遣使節時、說服造反的軍團時、與異族族長談判交涉時,可以讓迎接的人讚嘆:「真不愧是羅馬皇帝的特使」。

安布洛修斯在俗人眼中為中立的神職人員, 再者他以二十年官僚生涯積聚的經驗,無論擔任使節或書面交涉,都駕輕就熟。他首先以這種方式向皇帝賣人情。

另外,掌權者常會遇到必須下決斷的場面,身邊能有並非臣子、又能夠商量討論的人物的話,那是最好不過。 安布洛修斯以超然的神職人員身份、脫離世俗利害關係,巧妙地當上皇帝的顧問。***

安布洛修斯時常探訪在多瑙河畔駐防的狄奧多西皇帝,又往萊茵河畔探望駐防的格拉蒂安皇帝。 遇有皇帝使者路過米蘭,安布洛修斯也會親自迎接。只要皇帝開口請求,安布洛修斯也會接下外交使節工作。 這就是兩名皇帝與米蘭主教建立的關係。

安布洛修斯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為基督教會下一步的躍進打下基礎。

 

西元380至395的十五年間,是基督教取得勝利的最後階段。***

這十五年, 就以安布洛修斯主導,格拉蒂安與狄奧多兩位皇帝出面,向「異教」與「異端」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