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31109西方音樂簡史(七)浪漫主義時期 下篇

音樂131109

西方音樂簡史(七)浪漫主義時期 下篇

蕭律師執筆

 

作曲家

此時期名家輩出,多如天星,因篇幅所限,只能介紹當中翹楚。

 

1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在古典主義時期已有所提及。 他的早期作品遵循古典主義風格, 但最偉大的作品則屬作為一位浪漫主義者的構思創作。

他的一生可被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1802之前,他是一名鋼琴家和作曲家。這一階段的作品已埋下了浪漫主義的種子, 但仍舊以莫扎特和海頓的古典主義傳統作為模式。第二階段約在1814結束,展現了他逐漸成長為一位浪漫主義者的過程。 在最後一個階段,貝多芬將浪漫主義界限進行了延伸,變得愈發內省、愈發具有深刻的精神性、更具即興性,並重新喚起了巴洛克時期的對位counterpoint風格。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十九世紀第一位偉大的炫技性器樂演奏家。作為意大利小提琴家,他發展出一種精彩卓絕的演奏技巧,具體表現在他的隨想曲caprices中。 他的作品對許多浪漫主義作曲家有深遠影響,尤其是 舒曼和李斯特,後者將帕格尼尼的炫技觀念應用於鋼琴。

 

韋伯Carlo Mario von Weber(1786-1826)德國浪漫主義歌劇樂派的創始人,主要作品有以德國民間故事為基礎的《自由射手》,它的序曲至現今仍是音樂會常演的曲目。

 

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48)浪漫主義早期最傑出的意大利劇作曲家。他優秀的配器法、動力性的節奏、和劃分清晰的樂句, 使他的歌劇作品紅遍歐洲。他最有名的作品是《William Tell》。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在維也納出生,是浪漫主義時期為數不多的生活貧寒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浪漫主義表現在他的藝術歌曲,歌曲充滿抒情旋律與和聲色彩。 他的其他作品通常具有古典主義特徵,浪漫主義因素則潛藏於旋律與和聲中。他寫了八首交響樂。

 

6貝遼士Hector Berlioz(1803-1869)是一位法國作曲家和指揮家,主要寫作規模較大的交響曲和歌劇。 他是標題性交響樂的先驅,創造了“固定樂思”,以純音樂的方式代表標題性思想和人物,其特色為重複出現的旋律或主題,最著名的標題性作品是《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他大大擴充了管弦樂隊的編制,並出版了《樂器法與配器法專論》。他也是一位樂評家,這使他能够積極地代表浪漫主義理想進行宣傳,並且與古典主義相抗衡。

 

孟德爾遜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不僅是一位傑出的作曲家,也是一名技藝精湛的鋼琴家。他建立了萊比錫音樂學院,並任萊比錫Gewandhaus管弦樂團指揮,這個樂團至今依然活躍樂壇。 他的音樂旋律幾乎沒有浪漫主義之激情和猛烈,而呈現一種安祥和靜謐,試聽聽他的Fingal’s Cave、「意大利交響曲」和「蘇格蘭交響曲」便知梗概。

 

蕭邦Feredic Chopin(1810-1849)波蘭作曲家兼鋼琴家。他對鋼琴的技術開掘程度甚於此前的所有作曲家。他的音樂充滿波蘭民族主義色彩。

 

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國作曲家。他創辦了《新音樂雜誌》,是一本音樂評論刊物。 通過這本刋物,蕭邦和 布拉姆斯的作品和演奏才為人所熟知。 他最成功的作品出現在小型樂團形式之中。與其他作曲家相比,他更能代表對古典主義的反叛。

 

李斯特Franz Listz(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兼鋼琴家。 他的炫技性和感情豐沛的浪漫主義風格幾乎對所有後世的鋼琴家都留下了印記。他定居於德國,將大部分精力用於作曲和教學。他對Paganini的炫技表演印象深刻,並試圖在鋼琴技術上實現Paganini的成就。

「獨奏會recital」是他首創的,此後就成為一種音樂表演的常看形式。他倡導標題音樂,並創立了交響詩symphonic poem。

 

11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國歌劇作曲家。他早年並不得志,因捲入革命運動而逃離德國,過着流亡生涯達12年。在這些歲月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歌劇理論。他提出理想的藝術形式是音樂、戲劇、詩歌和舞台設置,都要佔有同等分量。此新理論的重要後果是他用了20年去創作巨型的《尼伯龍根的指環The Ring of Nibelungen》,須一連演出四晚。 Wagner的音樂風格展現了最具強度的浪漫主義理想。

 

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是最偉大的意大利歌劇作家。 他並不像Wagner般的革新者,從未背離傳統的宣叙調和詠嘆調的分曲形式。他以卓越的旋律、戲劇性的場景、和對戲劇本能的敏感性,豐富了這些長久確立的分曲形式。他一些早期作品扎根於民族主義,成功地激發了意大利民眾的愛國情懷。他的歌劇題材涵蓋廣泛。《茶花女》、《阿依達》等仍是今時常上演的劇目。

 

史麥塔拿Bedrich Smetana(1824-1884)被認為是捷克音樂之父。 他是一位熱忱的民族主義者,寫了一部著名的《我的祖國Ma Vlast》交響音詩。他是李斯特的追隨者,他的交響詩也以李斯特為典範。

 

布魯克拿Anton Bruckner(1824-1896)奧地利作曲家,發展了一種嚴肅深邃的交響風格。他寫了九首交響樂。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國籍。他的音樂就情感表現而言是浪漫主義的;但在形式組織方面則更傾向於古典主義,故他有時被稱為新古典主義者。 他是一位「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的倡導者,以其四部交響曲而著名,其他還包括小提琴和鋼琴協奏曲。

 

16比才George Bizet(1838-1875)法國作曲家,深受華格納的影響。他的聲譽幾乎完全依賴於其歌劇《卡門Carmen》。

 

莫索爾斯基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一位熱忱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是「五人團」中最有才華的成員。 雖然他的兩部標題性管弦樂作品《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及《荒山之夜 A Night on a Bald Mountain》備受青睞,他最偉大的的作品是歌曲和歌劇領域的創作。

 

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1840-1893)曾任莫斯科音樂學院的作曲教授。作品的旋律具有抒情性,並帶有一些斯拉夫調式和聲的色彩,具有俄羅斯民間歌曲的特色。他寫了六首交響樂曲、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和三首鋼琴協奏曲。他所寫的《天鵝湖》、《睡美人》及《胡桃夾子》芭蕾音樂,家傳户曉。

 

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民族主義作曲家,以德國浪漫主義傳統風格寫作。他成功地把此風格應用於挪威民間歌曲和舞曲的調式旋律與和聲。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為 易卜生的戲劇《Peer Gynt》所譜寫的管弦樂組曲和一首鋼琴協奏曲。

 

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維也納浪漫主義風格的最後一位偉大作曲家。他的九部交響曲是以戲劇方式構思的巨型音樂畫。 他的總譜要求龐大的管弦樂編制,堪比 貝遼士。 他也是一位富有想像力的配器大師,設計出新的音效。他將獨唱和合唱歌曲用作旋律素材, 因而其交響曲有時被擴充為以交響思維構思的合唱作品。

 

21李察‧史特勞斯(1864-1949)浪漫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現實主義者,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家。 他的音樂活動使他極為富有。他是李斯特、貝遼士和華格納的追隨者,將他們的技法吸收和調整,應用於自已的實踐中。 他的標題音樂將各種情感狀態賦予旋律與和聲樂思,如《死與淨化》交響詩。另一方面,他也以描繪的方式對現實主義加以利用,用音樂暗示生活和自然中場景的聲音,如《Alpine Symphony》。

 

22西貝流斯Jean Sibelius(1865-1957)芬蘭作曲家。 他的風格深深扎根於浪漫主義傳統,並有意識地實踐民族主義音樂的表現。 他的音樂素材有時採用芬蘭民歌,但從不照搬民歌旋律。 他寫了七部交響曲。他的管弦樂作品通常根據芬蘭的傳奇、歷史和風景創作而成,如《芬蘭頌Finlandia》。

 

 

資料來源:

《西方音樂簡史An Outlin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作者:  Milo Wold、Gary Martin、James Miller、Edmund Cykler

翻譯者:劉丹霓

出版者:世界圖書出版公司(插圖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