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70925安魂曲‧彌撒曲3

音樂170925
安魂曲‧彌撒曲3
蕭律師執筆

170925_a

〈凡爾第〉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凡爾第在1874年寫了一首天主教葬禮安魂曲,是為了紀念他仰慕的意大利詩人兼小說家 Alessandro Manzoni(這確是一個死去的人了)去世第一個週年。此曲同年在米蘭聖馬可大教堂首次演出,三天後再在米蘭歌劇院演出供公眾欣賞,由凡爾第帶領原班人馬親自指揮。除了在米蘭聖馬可大教堂作為禮拜儀式演出,此後多在音樂廳供觀眾欣賞上演。這首安魂曲是自莫扎特的安魂曲以來最常在音樂廳上演的同類曲目。

凡爾第在整首曲中採用強有力的節奏、令人贊嘆的旋律和戲劇性的對比—就如他的歌劇一樣,表達曲辭中強力的感情。
這首安魂曲的配器比以前更龐大:用三支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各二、四支巴松管、定音、低音鼓各一、第一及第二小提琴組、中提琴組、大提琴組及低音提琴組、SATB四個獨唱、一個龐大合唱團(在唱Sanctus時合唱團一分為二)。

〈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的母親在1865年二月去世,他的好友 舒曼又在幾個月後去世,這或許是觸動他譜寫《德國安魂曲German Requiem》的動機。他是一位「慢熱」的作曲家,經常斷斷續續、修修改改,要花好幾年去才能完成一首作品。這首安魂曲,他就用了十年去完成第1-4,6-7樂章,再多用三、四年完成第五樂章,真是千錘百煉。1869年在萊比鍚首演,空前成功,這構成了他作曲生涯的轉捩點。

這首安魂曲在形式上與其他的沒有甚麼大分別,但已脫離了羅馬舊教,為新教路德宗而譜寫。*** 獨唱只用一個女高音和一個男中音,一個四聲部合唱團。樂團用雙簧管、單簧管和巴松管各兩支、三支長號、法國號兩支、定音鼓、一具管風琴和一至二座豎琴及弦樂組。如上所說,全曲共有七個樂章。這首曲曲詞原是德文,但有一個頗流行的英文版本。我在加拿大參加過演出這首安魂曲的選段,第四個樂章“How lovely are thy dwellings”非常好聽,使我懷念起前幾年去世的指揮黄飛然先生。

〈貝遼士〉
《安魂曲》又叫《大彌撒曲Grand Mass》,是他出名的樂曲,創作於1837年,受托於法國當時的內政部長,紀念1830年7月30日革命中在「康士坦丁之圍Siege of Constantine」中捐軀的Damremont將軍及其麾下士兵。

貝遼士是一位樂團改革者,銳意將質量加大,特別是木管樂和銅管樂組。他正想撰寫一首大型的管絃樂曲 “試刀”,這個委托正來得合時。貝遼士後來寫道:“如果我受威脅要毁滅我所有的作品,只能保留一份,我會要求憐憫給我保留這首《大彌撒曲》。” 他寫得很快,在受托的同年已完成並作首演。貝遼士曾修改這樂曲兩次,最後一次是在他去世前兩年。

全曲分十個樂章。樂團及合唱團體積大得驚人,單說木管樂與銅管器數量已比以前一般的樂團編制增加兩倍至三倍—用十六個定音鼓和十個鐃鈸;合唱團最少200人,並在總譜處附註:“如果有足夠空間,合唱團人數可增加兩倍至三倍,樂團人數要按比例增加。如果樂團能增加至700至800人,整個合唱團只能在Dies irae、Tuba mirum及Lacrimosa處(第二及第六樂章)用盡,其他樂章要限於400人。” 有四組銅管樂要放在音樂廳的四角,以增加樂曲氣勢與音效。 我記得大概約二十年前,小澤征二帶領波士頓交響樂團在香港中華文化中心上演這套安魂曲,因場地不許可,要將四組銅管樂放在二樓的四個角落。

〈普契尼〉
Puccini負盛名於歌劇,但在早期他就寫了一首彌撒曲,作為在 柏仙尼音樂學院的畢業習作。這首曲現代廣泛叫《光榮彌撒曲Messa di Gloria》。這首彌撒曲有點獨特:只有Kyrei和Gloria兩大樂章,略去了慣常有的Credo、Sanctus、Benedictus和Agnus Dei。其實他早已寫好Credo,但將它作為一首獨立樂曲。這首彌撒曲是寫給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一個四聲合唱團和樂團。1880年作首演。

這首彌撒曲由於一些微妙的法律問題,引起版權之爭。一般的版權時期是作者一生加七十年。現在美國,這首彌撒曲總譜似乎仍未可作「公用」(即版權仍未消失),但在歐盟和英國,已屬「公器」,大家可以合法使用。

〈弗雷〉
Faure的《安魂曲》是十九世紀下半頁最負盛名和經常上演的一首,創作於1887年,在90年代曾作修改,最後完成於1900年。體裁是將天主教拉丁死者彌撒曲縮短。創作動機不明,似乎和他去世的雙親無關。

全曲共分七個樂章,中心意念是永恒安息與慰藉,其突出之處是其簡單和 如歌的風格。

李斯特、聖桑、古諾、布魯克和德伏扎克也各寫有安魂曲,其風格反而偏向保守。

到了二十世紀,安魂曲已不再受由以前所定下的曲式所羈絆,而經常回復以往吟唱及簡單的音調。一些作曲家採用世俗(與宗教相對)的詩歌作曲詞,有些就完全不用曲詞。安魂曲是為了全人類而非為個人而寫。John Fould在1919-21年所作的《世界安魂曲World Requiem》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死者而寫,而Benjamin Britten在1961年所作的《戰爭安魂曲》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死者而寫。

一般十八、十九世紀的安魂曲通包含以下幾個樂章,但也沒有包含全部樂章的必要,由各作曲家自由取捨:
進堂詠(Introitus): Requiem aeternam dona eis, Domine,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主啊,請賜與他們永恆的安息,讓永恆的光輝照耀他們。)
垂憐經(Kyrie)
繼抒詠(Sequentia)
奉獻經(Offertorium)
聖三頌(Santus)
降福經(Benedictus)
羔羊經(Agnus Dei)
領主頌(Communio)

(唱拉丁文,不難唱,學齊以上那些字的發音己差不多。拉丁文的發音非常接近英語,稍加適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