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CATEGORY


讀書札記160315盛唐詩(二十五) 咫尺但愁雷雨至:杜甫2

讀書札記160315

盛唐詩(二十五) 咫尺但愁雷雨至:杜甫2

蕭律師執筆

 

離開高適和李白後,三十三歲的杜甫返回京城,再次決心求仕。747年,玄宗下詔,為以前的落第者舉行一次特別試,但宰相 李林甫使所有應試者全部落第,向玄宗證明沒有賢者在以前的考試中漏網。到詩人三十九歲,他採取冒進做法,向皇帝獻上三篇賦。據杜甫自述,這些賦獲得了玄宗青睞,結果被召考試,通過後,被通知等待吏部委派職位。但過了幾年仍不獲任命,有人認為是李林甫作梗,先阻止杜甫中舉,後又阻止他授官。[……]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310盛唐詩(二十四) 會當凌絕頂:杜甫1

讀書札記160310

盛唐詩(二十四) 會當凌絕頂:杜甫1

蕭律師執筆

 

「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 —- 元稹《杜甫墓誌銘》

杜甫是最偉大的中國詩人。他的偉大基於千多年來讀者的一致公認,以及中國和西方文學標準罕見的巧合。在中國詩歌傳統中,杜甫的文學成就,就像西方的莎士比亞,本身已成文學標準的歷史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 杜甫的偉大特質在於超出了文學史的有限範疇。

 

在九世紀初,元稹已看出杜甫的天才,看到他的作[……]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215盛唐詩(二十三) 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下篇

讀書札記160215
盛唐詩(二十三) 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下篇
蕭律師執筆

〈續 岑參〉
749-757年是岑參最富創造力的時期,在西北幕府中寫下至今享有盛名的邊塞詩。而他在752-754年短暫居於長安時也寫下許多優秀作品。 他對中亞地區有實際個人體驗,而大多數詩人只能從報告中了解。 他所知道的中亞情況比任何前輩要完整和全面, 但他的邊塞詩大部分還是建立在慣例的基礎上,沿襲前人,省略實際的戰爭描寫,寫出軍幕宴飲、荒漠場景,誇大寒冷氣候等等。

雖然岑參的邊塞詩寫得很出色,卻不[……]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212盛唐詩(二十二) 孤燈燃客夢:岑參 上篇

讀書札記160212
盛唐詩(二十二) 孤燈燃客夢:岑參 上篇
蕭律師執筆

〈盛唐的「後生」詩人〉

詩歌不能單以編年方式來界定。成熟於開元時期的詩人構成第一代,鬆散地統一於與宮廷詩和初唐風格的否定聯繫。 比起高適、李白一類外來者的作品,京城詩人的作品可能較深地融入了宮廷詩的技巧,但這一代詩人都擁有創新的自由,這在初唐是不可能的。這一代重新產生了對於 隱士、狂士、創造自由、賢士高風等價值觀的興趣,從而將個人及其內在的特性置於社會角色之上。***

由於幾個世紀以來都未出現過真正[……]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211東亞文明論:附諸國漢文詩15首

讀書札記160211
東亞文明論:附諸國漢文詩15首
掌門執筆

《東亞文明論》(2010) 趙東一
作者是韓國最負盛名的文學理論家,專長 東亞漢文字圈四國 (ie中、韓、日本和越南) 比較文學.
他的得意構作是綜合文化理論「東亞文明論」, 比較「漢文字文明圈」(定義為使用中國文字作為書面語諸國家的共享文明, 而不論其方言與及地域文化有何歧異.) 各國文明的興衰變遷, 及其背後的動力因由.**** 本書顧名思義,正是作者獨家學理的總結.

〈東亞文明論〉
的基本框架沿襲 華勒[……]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122盛唐詩(二十一) 東山書劍老風塵:高適 下篇

讀書札記160122

盛唐詩(二十一) 東山書劍老風塵:高適 下篇

蕭律師執筆

 

744年,高適在其居住的宋州家中接待了 李白和杜甫。三位詩人聚會的幾個月給易受影響的杜甫留下了極深印象。

 

此時高適已有了詩名,不久就被舉薦入京。在 張說和張九齡掌權時期,地方文士有一定被提拔的希望;但在天寶中,權貴 李林甫獨擅大權,不願太多地方文士圍繞皇帝,阻止了高適在朝中任職,正如試圖阻止杜甫一樣。 結果高適只被任命為 封丘尉,是京城中最低級的官僚,這使他非常不[……]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115盛唐詩(二十) 寒聲一夜傳刁斗:高適 上篇

讀書札記160115
盛唐詩(二十) 寒聲一夜傳刁斗:高適 上篇
蕭律師執筆

高適是 天寶詩人中較年輕的一位。 從南宋開始,他的名字就常和 岑參聯在一起,因為他們都寫了大量有關邊塞體驗的詩。 但兩人卻屬於完全不同的風格範疇, 岑參是一位天才的描寫詩人,喜愛瑰奇和異國的情調,表現了新的天寶風格;高適的詩極少真實描寫,描繪的都是激發悲壯情調的蕭瑟荒莽景象。 高適是一位理性詩人,了解並強烈感受到歷史的影響,超過同時代的詩人。除了主題一致外,他的作品與岑參的完全不相似。

高適的生年無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