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526甚麼是文化

SENSE隨筆130526
甚麼是文化
執筆人:蟬

2012年底國內製作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於內地上映,五週票房狂收12億人民幣,打破國內過去20年外語片壟斷總票房頭三名的局面。 (現時總票房排首次位的電影分別是《阿凡達Avatar》和《鐵達尼號Titanic》。)

《泰囧》挾著內地片王的身價到香港上映,捱不到兩周便下線;在華人觀眾甚多的北美巿場亦同樣慘淡收場。

港人看《泰囧》除了俚語之外,還有很多生活上的細節,都是不容易看懂的。

除了看電影外,這種的情況其實很多時候也會碰到。例如出國旅遊時忽然感到當地人把異樣的目光投向自己,雖然偶爾自覺是衣著出了問題,但大多時候都讓人摸不著頭腦。

對於這類情況,一般的解說是“文化差異”。到底“文化”是甚麼東西? 我們又如何知道差異在哪裡呢?

「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一門相當流行的學科。

根據Omohundro的定義,文化人類學是對人群之間思想和行為上異同之處的描述和解釋。***

文化人類學對「文化」的寬鬆定義則為:“一群人通過習得,對所作所為和每件事物的意義的共有認識”。*****

“習得”指人們透過社會生活學習而獲得,換句話說,那並非先天固有的。

小孩透過家庭、社區和校園生活,和其他社會成員互動,從而獲得一種共有的文化。通過習得而獲得一種文化的過程稱為「濡化Enculturation」。***

文化不僅指導人們甚麼時候該做甚麼,還預示和解釋了其他人的行為的意義。***

舉例:早年貼紙相流行時,男女談戀愛,男生身上某些(或全部)隨身物品必然貼上和該女生合照的貼紙相,以示他已有了情(主)人,心(身)有所屬。情況和寵物小狗戴上頸帶類近。

文化是由一群人共同擁有的,這個群體可以是一個社會團體、一個家族、一種工作專業,甚至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化不是群體,而是由群體共同擁有的意識形態。***

一個較大的群體內部有時會存在「次文化」小群體***,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共同認識。

舉例:近年“內地專才計劃”鼓勵很多內地學生來港接受教育,他們當中很大部分畢業後會留在香港工作,這個群體有時被稱為“港漂”。呂大樂教授的《兩地書:港漂十味》便是描寫這種社會現象的著作。

“港漂”情況與90年代初香港人大批移民外國有點類似:一個群體與較大、較主流的人群發生接觸時,產生的文化變遷,稱為「涵化Acculturation」。***

文化很大程度上由「符號」組成,而且依賴符號傳遞。****

符號指被賦與意義的載體,它可以是圖案、行為、物件、語言和文字。*****

舉例:剛在香港尖沙咀碼頭展覽的“充氣黃鴨子”也是一個符號。對於香港人來說,他可能代表著藝術、可愛或時尚;但對於在歐美長大的人,這隻黃鴨子是他們童年的回憶。

人類學家相信世上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符號。符號是人們進行記憶,說明和溝通的常見方式。符號包含的價值、觀念、情感和信仰指導了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是參與者代代相傳、發現、重新發掘、改變文化的唯一來源。

另外,在人類學中有兩個群體是需要特別定義的:社會和民族。

「社會」指一群按照社會關係組織起來,履行諸如覓食、防禦或撫養孩子等一類職責的人群。***社會一般有其邊界,通過代際延續,並實行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

但「種族」的意義則相當複雜,定義紛紜,在此不贅。

有興趣可參閱《讀書札記130126想象中的共同體》

即便如此,人們對人類學家眼中的“文化”也經常存在著誤解。

人類學家認為文化雖然影響著人類行為,但並不是對行為的完整解釋。文化是人類行為的其中一個因素,透過研究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人類行為的意義才能較完整地反映出來。

參考:

《人類學入門 —– 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

《Thinking Like An Anthropologist: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John Omohundro,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