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選130728淺談四聲

詩選130728
淺談四聲、平仄、韻
蕭律師執筆

前幾天與掌門等幾位友好午饍,不知怎的,一眾年青才俊竟然有興趣談起古代詩的平仄來。 我只有能力作淺解,因非詩人也。

要瞭解平仄,先要瞭解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
(1)平聲— 這個聲調分為陽平和陰平。不升不降叫平。
(2)上聲
(3)去聲
(4)入聲—這是個短促的調子。

我年青時 彭乃楨老師(即彭幹先生)教讀古文、詩、詞,必定要我手拿朱砂筆,遇有特殊聲調就要「圈聲」。 因為同一個字,遇上不同意義就有不同讀法。

譬如:騎馬的「騎」字,動詞,是讀平聲,音「奇」,於是我們就在字的左下角劃個半弧;如果是騎兵的「騎」字,是名詞,或相等於英文的動名詞 (gerund) 或分詞 (participle),應讀去聲音「冀」,我又在字的右上角作半弧。 所以「平明騎馬入宮門」和「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字就不應讀錯。

「數」字常讀也有三音:作動詞計算的意思就音「嫂」,上聲;名詞「數目」就音「素」,去聲;用作形容詞或副詞、頻繁的意思,音「朔」,入聲。這幾個音是怎樣調出來的?我就是這樣調音:「數」字平上去入就調「蘇、嫂、素、朔」。 「令」字就調「零、嶺、另、力」。

上(嫂) (素)去

平(蘇) (朔)入

在詩詞中,第一聲(平)叫平聲,其他三聲(上、去、入)都叫仄聲。

曾有人對我說:“中國字真麻煩,真多餘,有那麼多的音,明就得喇。我這樣解釋:英文可嘗不然?解作行為的conduct (名詞),為什麼 accent 要在 con 處,而用作指揮(動詞) 的解釋時 accent 卻在 duct 處?可見一字數音,中外皆然。

有些字我們現代人常讀錯音也不自知,老師輩和古人絕不會讀錯音,因為不懂音和韻(又牽涉到韻的問題了),是作不了詩詞的,因為「撞聲」和「出韻」是鬧天大笑話的。 你能否從李商隱或王維的詩句找到他們讀錯音或出韻的例子?我沒有找到。因為有平仄和韻管著,他們錯不了。

詩從格律上看,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從數字看,有四言詩(如詩經)、五言詩(魏晉南北朝時體裁)和七言詩。唐以後流行五言和七言兩種。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的四言詩到南北朝庾信的詩,都算是古。因此,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也就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

近體詩一般分為律詩(八句)和絕詩(四句)。七字一句的叫七律,五字一句的叫五律。絕詩亦如是,不贅。

平仄,是近體詩最重要的要素。我不打算每種近體詩的平仄都講。我只簡單抽五言律詩為例。五律有仄起式和平起式兩種。

(1)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以上每聯(一對句叫一聯)第一句的第一個字及第二、四聯第二句第一個字都可平可仄。深、心、金、簪為押韻,律詩必用平韻。大家又要留意,末聯的「勝」字讀平聲,音「星」,否則詩聖杜甫也「撞聲」了!

(2)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後、秋、流、舟、留是押韻。同仄起式一樣,每聯第一句的第一個字及第二、四聯第二句第一個字也可平可仄。各位應留意到,此平起式只是將仄起式的第一聯放在最後而已。第二聯首句的「間」讀平聲,音「奸」。如讀去聲「澗」,豈非王維作詩也「撞聲」?由此可知在詩中讀音要準確是如何重要了。

近體詩的韻
古人寫近體詩,是嚴格地依照韻書來寫的。韻書的歷史,在此略過。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閱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韻書,以前老師教作詩時就要我們買一本《佩文韻府》,念什麼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

五律第一句可押韻,也可不押。但七律第一句多數是押韻的,但不太嚴格,可用鄰近的韻也行。如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又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兩首都用十三元韻。但林逋的一首第一句卻用了一先韻的「研」字,杜牧的一首的第一句卻用了十二文的「紛」字。這種首句用鄰韻的情,在盛唐詩人王維、李白、杜甫的律詩是少見的,他們用韻非常嚴格。

有興趣寫新詩(即白話詩)的朋友,我認為不必理他什麼一東二冬,順口就成了。